近年来,宁国市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创建为抓手,突出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畜牧业,多措并举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牧业发展呈现出“畜势”腾飞、“牧歌”嘹亮的“新常态”。2013年,全市家禽饲养量突破4000万羽,生猪饲养量33.5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10.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51个、畜禽经纪组织15个、畜牧业家庭农场8家,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户2000多户,建立规范的标准化养殖小区50多个。
该市先后制定《宁国市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宁国市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宁国市肉禽产业发展规划》、《宁国市特种养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组建了家畜业、家禽业、特种养殖3个产业发展团队,帮助养殖龙头企业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对接,通过培育新品种,制定行业标准等措施提升养殖水平,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占有率。五星公司培育的“五星黄鸡配套系”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为畜禽新品种;天行健公司的乌骨羊配套系、吴家大院牧业集团的皖江黑猪开发也在积极发展中。
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宁国市对畜禽养殖严格要求,建场(小区)一律审批,对符合标准化养殖小区(场)标准的给与每平米20元政策扶持。2007年以来,共有13个猪场获得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资金260万元,争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和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扶持家禽、生猪、肉羊生产。同时,积极扶持开展养殖业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五星集团整合养殖户资源,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采取目前国内最新设备,自动控温、自动供料等智能化管理,所养肉鸡疾病明显减少,肉料比明显提高。为抵御突发动物疫情,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太阳禽业公司、五星集团在经历了2004年禽流感疫情后,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屠宰线和冷库,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目前2家公司年加工设计能力2000万羽,冷库容量3200吨。
在发展畜牧业同时,该市积极推行畜牧业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对新建养殖场采取环保“三同步”原则,对老养殖场做好污染减排达标工作。百惠牧业自筹资金500余万元兴建了污水处理厂,养殖场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2012年以来,全市4家列于畜禽养殖减排企业均通过国家环保部核查验收达标。在太阳公司和五星公司建设了两家有机肥厂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难题。
宁国山区草场资源丰富,2010年以来,该市积极引导发展湖羊养殖,全市拥有养羊专业户100多户,形成以天行健农业发展公司、徽丰公司、荷叶生态牧业、旗山湖羊合作社等为龙头的羊产业群。天行健公司从云南引进国家保护品种“兰坪乌骨绵羊”,进行扩繁及系列产品开发;明亮养猪场大力发展黑猪综合开发利用,将生猪养殖与周边种植业统一规划布局,发展“猪-沼-菜”循环经济;“吴家大院”有机猪肉取得有机产品认证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在上海深受消费者青睐。
宁国市是皖南中华蜂的主要产地,于2012年设立了总面积429.1平方公里的青龙湾中华蜂保护区,拥有中华蜂养殖户100多户,蜂群1000多箱。目前,该市已与北京燕园思达教育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性协议,建设安徽千蕊中蜂科技有限公司中蜂科技生态园,建立100个中蜂养殖基地、种植蜜源基地1万亩和建设1个生态旅游观光蜂博园等,项目总投资1亿元。
新闻推荐
2012年以来,市关工委联合市司法局、教体局、综治办,大力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宣城市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