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南极乡:山核桃迎来“丰收季”

来源:宣城日报 2014-09-13 16:08   https://www.yybnet.net/

九月到,竹竿摇,满地金,扁担挑。又是一年山核桃丰收时,被誉为“中国山核桃第一乡”的宁国市南极乡早已忙碌了起来。记者日前驱车前往这里,感受当地村民收获的喜悦。

大山深处收获忙

“哗哗——哗哗——”刚到位于南极乡境内的天目山脚下,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树林里,传来清脆的竹竿敲打山核桃的声音。闭目轻嗅,浓浓的成熟山核桃蒲壳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踩着印记并不清晰的山路往上走,期间不时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山核桃欢快地沿着山坡滚落而下,记者抬头四处寻找,却看不到打山核桃的村民。

“他们都在树上,你得走近了才能看到。”陪同采访的南极乡南极村五里组村民组长周先华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山核桃生长的位置比较高,村民们必须爬上树用竹竿敲打才能获得。

再走一段,记者终于看到了正在打山核桃的村民。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并不是这些山核桃树的主人,而是主人请来的雇工。“我们都是绩溪县板桥头乡那边的。”49岁的雇工周世有告诉记者,自己和其他雇工已经不是第一年过来打短工了,虽然比较辛苦,但一天有两三百块钱的收入。

问了一圈,记者找到了眼前这片山核桃林的主人——46岁的李萍。她告诉记者,自己家大概有七八十亩山核桃林,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请人过来帮忙收获。“今年总共请了9个人,3个打核桃,5个捡核桃,1个把山核桃挑下山。”李萍说,由于山核桃收获时间比较集中,所以工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山上待着,中午饭也都是自己送上来的。不仅如此,为了保证劳作期间的安全,所有的主人家都给每个雇工买了人身意外保险。

核桃拓宽致富路

在距离南极村不远的梅村茶亭村民组,43岁的林农张月新也没有闲着。见到他时,他正和家里人一起在门口的空地上摊晒刚刚清洗过的“生干籽”(去蒲后的山核桃)。

“家里有150多亩山核桃,现在才收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作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山核桃种植大户,9月2日他从宁国市仙霞镇请了17个雇工帮忙收山核桃。“去年收了一万多斤,今年估计也差不多!”说起今年山核桃获得丰收,张月新笑得合不拢嘴。

当然,除了“山核桃大户”这个身份,最让张月新称道的还是“经纪人”这个角色。他告诉记者,尽管村民种了很多年山核桃,但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好的销售门路。“辛辛苦苦收完了,但没有卖个好价钱,很多人当然苦恼了。”张月新说,所以自己就在家门口办了个“一级市场”,收购附近林农的山核桃。

采访中,吸引记者眼球的不止门口金灿灿的山核桃,张月新身后的一幢四层楼房也让人惊叹。“今年年初刚装修好的,花了100多万。”张月新指着楼房说,多年来,山核桃产业拓宽当地很多村民的致富路,大部分人家里早就盖起了媲美城里的楼房。

果然,记者在南极乡转了一圈随处看到,一条条干净宽阔的道路两旁矗立着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楼房,许多楼房前还停着小轿车。“准备山核桃收完后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一位林农高兴地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胡少凡:“折腾”中创事业

中等的身材,朴素的衣着,诚恳的言谈……初次见面,27岁的胡少凡给人的印象非常平易近人。一番交流下来得知,他的创业经历虽然不称奇,但他骨子里的那份韧劲却让人钦佩。“跑”出第一桶金六年私立学校的半...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干部工作日志公示2014-09-24 16:06
评论:(南极乡:山核桃迎来“丰收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