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正是收获的季节。
这个季节对于旌德县俞村镇桥埠村的张冬芳来说是幸福的。走进张冬芳的家,金灿灿的玉米棒铺满了整个农家小院,张冬芳正在晾晒的玉米堆旁剥玉米,她的儿子也过来凑着热闹。“我家今年两亩玉米地都是好收成,剥下来的玉米粒大概有600斤左右!”张冬芳颇为满足地跟记者闲聊,张冬芳一家五口人,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种地带孩子,两位老人养些家禽。而这些丰收的玉米一部分用来卖个好价钱,一部分留下来作为家禽的屯粮。
对于张冬芳邻村的李兆彦来说,这个季节也是幸福的。旌德县俞村镇芳岱村李兆彦家今年种植了4亩吊瓜子,李兆彦介绍说,一亩地也能收获150斤吊瓜子,加上今年的市场行情不错,按照市场价4亩地的收成大概能卖出上万元钱。李兆彦一边笑着介绍,一边将成熟的吊瓜采摘回去,通过机器加工,分离出吊瓜子,再经过洗后晾晒,就可以拿去卖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收获时节见欢颜。宣州区水东镇七岭村一片池塘里,一人高的荷叶绵延不绝,蔚为壮观。站在10多亩的荷塘边,微风过处,绿浪翻卷,清香扑鼻。眼下正值莲藕收获季节,种植户陈阳顺脸上溢满丰收的喜悦。宣州区水东镇七岭村村民陈阳顺正在藕田里挖藕,由于鲜花藕上市早,成为市民餐桌上香饽饽。陈阳顺栽藕已有十多年的经验,他栽种的鲜花藕个小、味道细嫰、鲜美而享誉本地。今年他将村前水源较好的10余亩农田改种鲜花藕,他种植的鲜花藕已成为当地市场上抢手货。
宣州区黄渡乡方槐村早中稻近期开镰收割。今年,这个乡种植早中稻近3万亩,农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收割,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田野里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除了早中稻,眼下也是莲蓬上市时节,该村莲蓬种植户蔡成富、马爱莲夫妇正在田间采摘莲蓬。蔡成富、马爱莲夫妇每天下午采莲蓬,第二天清早送到宁国市场上出售,按市场批发价一元一只对外销售,保守一点划算,今年至少能卖到30000多元。
而素有蜜枣之乡的宣州区水东镇,眼下也正是青枣上市时节,十里八乡的枣园里、地埂头,处处是枣农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秋季丰收的美丽画卷。早在清代,水东制作的“天香枣”便被作为贡品朝贡。这个镇有优质枣园2万多亩,年产青枣1000万公斤,青枣具有个大、核小、皮薄、肉厚,甜脆等闻名于世。枣产业成为这个镇枣农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对于宣州区澄江办事处庙埠村的郭爱华来说,眼下也是最开心的时节。她种植的葡萄正挂果成熟。48岁的郭爱华以前种小菜,一年下来卖不了多少钱不说,还很辛苦。去年种植了5亩地的葡萄,由于种植经验丰富,加上品种优质,她种出来的葡萄又大又甜。郭爱华告诉记者,她的葡萄从不采下来拿出去卖,都是别人自己来葡萄园采摘,省时又省力,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
秋风起,蟹正肥,膏正黄。对于宣州区狸桥镇宝塔村宣城众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孙良才来说,这个季节螃蟹销售也正当时,从中秋节前开始到现在,螃蟹销售额已达20多万元,宝塔村与江苏境内的固城河相临近,水质水源非常适合养殖螃蟹,已有百亩养殖范围的孙良才说,明年准备争取扩大范围,把养殖基地扩大到200亩,大干一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随着秋天脚步走进,宣城大地正开启着一场收获的旅程,人们在享受着收获喜悦的同时,也“采撷”着幸福。
新闻推荐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类县18/二类县10)绝对数(万元)增长%评价分值广德县58470813.317.8郎溪县37097813.017.4宁国市83002912.117.2宣州区3093...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