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2012年宣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摘要)

来源:宣城日报 2013-06-05 20:27   https://www.yybnet.net/

综 述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级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1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671.4亿元增至2012年的75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较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1.7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5.1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0.7亿元,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963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52.1:32.7变化为14.7:52.2:33.1,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43.9%提高到44.1%。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环保系统高举生态文明旗帜,坚持以生态建设统领环保工作,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发展、影响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宣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宣城特点的环保工作新路子。宣城市荣获2011年度全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第二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环保工作考核第一名、《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2011年度实施情况考核第一名。市政府荣获全省污染减排目标超额完成任务奖,市环保局获2011年度全省环保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上被人社部、环保部命名表彰为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

2012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优。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总体水质达标率为92.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与2011年相比,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宣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4.8%,较去年下降4.1个百分点,环境质量为优的天数为42天,比去年减少15天;降水酸雨频率为19.3%,比去年下降2.1个百分点,酸雨区域分布维持稳定,酸雨污染有所减轻。

城市区域噪声总体稳定,道路交通噪声状况和功能区噪声状况有所好转。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环境总体为优。

第一部分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一、任务目标

2012年,根据省政府与市政府签定的《宣城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相关规定,宣城市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是: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上年减少0.5%、1.0%、0.5%和2.5%。

二、主要污染物削减情况

2012年,宣城市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45347吨、氨氮4620.1吨、二氧化硫23013吨、氮氧化物49805吨,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40%、1.03%、0.83%、5.85%,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宣城市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三、措施与行动

1.明确目标,强化污染减排工作责任。

2012年,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及重点减排单位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政府主要领导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减排第一责任人。制定并下发了《宣城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宣城市“十二五”污染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宣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宣城市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宣城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容量管理办法(暂行)》、《宣城市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和《宣城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奖励办法》,明确了136个减排计划项目,进一步强化减排工作责任,为顺利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完善机制,保障污染减排扎实推进。

继续坚持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核算、一月一通报”的减排项目调度机制。2012年,共召开10次减排工作调度会议,检查减排企业495家次,对15家违规企业发出了整改通知书,对1家重点减排企业公开挂牌督办。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若干意见》,不断加大造纸、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实行“倒逼”机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3.建立体系,不断提升减排监测能力。

制定《宣城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五年建设与运行规划(2011~2015年)》,以国家和省级重点监控企业为重点,深入推进国控、省控企业的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运行,加强新增两项总量控制污染物(氨氮和氮氧化物)的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减排能力监测工作,加强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建设、安装和验收,推动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与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加大减排监测经费投入,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4.多措并举,推进减排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2012年,宣城市本级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7千米,城区污水收集量提升至4.5万吨/日;敬亭圩污水处理厂启动了污泥深度脱水工程;开展全市重点乡镇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建成太阳能微动力、多级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72座。

进一步加强农业源减排工作,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联合农业部门,切实推进畜禽养殖企业实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污收集-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全过程减排措施,加强现场督查,强化指导,规范减排台账资料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各项减排措施落到实处。

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国投宣城电厂继2011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投运脱硝设施后,2012年又积极推进低氮燃烧工艺和脱硝设施建设,全力提高脱硫、脱硝效率,成为全省第一家取消烟气旁路的火电企业。

第二部分 污染物排放

一、废水排放情况

2012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3072.3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302.19万吨,占32.9%;生活污水排放量8770.2万吨,占67.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45347.0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7447.55吨,生活源排放量22881.0吨,农业源排放量14487.45吨,集中式垃圾填埋场531.0吨。氨氮排放总量为4620.0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344.0吨,生活源排放量2910.1吨,农业源排放量1325.0吨,集中式垃圾填埋场40.9吨。

二、废气排放情况

2012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73.01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013.0吨,工业源与生活源排放量分别为20349.0吨、2664.0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49805.0吨,工业源、生活源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分别为35999.0吨、1306.0吨和12500吨。烟(粉)尘排放总量为47831.5吨,工业源与生活源排放量分别为46385.50吨、1446.0吨。

三、固废排放情况

2012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351.19万吨,较上年下降22.8%。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分别为350.95万吨、0.24万吨,分别较上年下降22.8%、14.3%。

四、措施与行动

1.推进环保专项行动,确保环境安全。

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敏感区域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连续3年开展环保“绿剑行动”,对170家重点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对环境违法问题特别严重或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5家企业实施挂牌督办。

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在2011年的基础上,集中整治涉重、涉危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和污染减排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2.强化危险废物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为全面掌握危险废物产生量和产生源现状,切实提升宣城市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水平,宣城市对全市范围内的危废产生单位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消除环境隐患,确保环境安全。2012年5月起,历时5个月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199家危废产生单位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环境管理档案库。按照环境保护部等九部委部署,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防治工作,督促和指导企业对含多氯联苯(PCBs)装置开展无害化处置工作。成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机构,提高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水平。2012年12月,宣城市编委会正式批准成立宣城市固废管理中心,为全面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2012年共组织29家涉废企业62人次参加了省环保厅举办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同时对66家重点产废企业的法人代表和环境监督员进行了培训,确保企业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开展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处置及转移工作。

第三部分 水环境

2012年,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优。监测的13个国、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2.3%,Ⅳ类占7.7%。3个省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与2011年相比,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仍为优,无明显变化。2012年全市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见图3-1。

一、省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2012年,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玉山、三水厂、东津河坞村)年取水总量为3840.1万立方米,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为100%。与2011年相比,水质达标率持续为100%,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

二、地表水河流水质状况

2012年,全市辖区内3条主要河流10个国、省控地表水河流监测断面中,Ⅰ~Ⅲ类占90.0%,Ⅳ类占10.0%。总体水质状况为优。2012年全市地表水河流水质类别比例见图3-2。

1.水阳江宣城段

2012年,水阳江宣城段总体水质状况为优。5个国省控断面(东津河坞村、西津河大桥、汪溪、玉山、管家渡)水质均为Ⅰ~Ⅲ类,其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0%,Ⅲ类占80%。与2011年相比,玉山断面水质下降一个级别,水质状况由优下降为良好,其余4个断面水质均无明显变化。水阳江宣城段综合污染指数沿程变化情况见图3-3。

2.青弋江泾县段

2012年,青弋江泾县段总体水质状况为优。3个省控断面(城关上游、泾南交界、百园新村)全部为Ⅲ类水质。与2011年相比,三个断面水质均上升一个级别,水质状况由良好好转为优。青弋江泾县段综合污染指数沿程变化情况见图3-4。

3.太湖流域

皖浙交界段 2012年度,太湖流域皖浙交界段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该段设有1个省控监测断面,即泗安河杨桥断面,水质为Ⅲ类。与2011年相比,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皖苏交界段 2012年度,太湖流域皖苏交界段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该段设有1个省控监测断面,即梅溧河殷桥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化学需氧量,超标倍数分别为0.28倍、0.24倍和0.20倍。与2011年相比,水质类别上升两个级别,总体水质状况明显改善,主要超标指标无明显变化,超标倍数均有所下降。

三、湖库水质状况

2012年度全市地表水湖库总体水质为良好。3个国、省控监测断面(南漪湖西湖与东湖、港口湾水库)水质均达Ⅲ类标准。南漪湖西湖与东湖总体水质状况均为良好,其断面水质均为Ⅲ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别为52.3、53.7,总体水质均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全湖总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港口湾水库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断面水质为Ⅲ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38.1,总体水质呈中营养状态。与2011年相比,南漪湖总体水质状况及综合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港口湾水库总体水质状况有所下降,综合营养状态无明显变化。

四、措施与行动

1.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按照环保部《关于开展全国湖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建立水源地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源地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区划分、保护区综合整治、保护区确界立碑、应急预案制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形成《2012年宣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自查报告》,对环境隐患的水源保护区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消除隐患,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2.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加强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监管,通过公告、座谈、资金补偿等多种工作形式,完成宣城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禁种”工作,消除零散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村推进工程建成太阳能微动力、多级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72座,消减农村生活源排放。积极推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综合治理,重点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促进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降低畜禽养殖业污染。

3.科学规划园区发展,降低对水环境质量影响。

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政府宏观决策的能力,督促和指导县市区科学规划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定位、项目布局及发展主导方向,明确园区主导产业,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规划与项目的联动。按照“工艺成熟、环保可控、规模适当”的原则引进项目,多引进一些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水污染物排放量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源头上降低工业园区外排废水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第四部分 环境空气与降水

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全市环境空气污染属煤烟型和石油型并重的复合型污染,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市酸雨区域分布维持稳定,酸雨污染有所减轻。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12年度,全市市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8%,其中环境质量为优的天数为42天,占11.5%;良的天数为305天,占83.3%;轻微污染的天数为19天,占5.2%。与2011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4.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减少15天,轻微污染的天数增加了15天。

2012年度,市区空气污染指数(API)为67,最大值为133,最小值为31,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首要物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0.038mg/m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0.029mg/m3,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0.084mg/m3。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相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要求。

二、降水

1.酸雨频率

2012年度,宣城市城区和远郊区域共采集降水样品140个,市区鳌峰区域出现14次酸雨,远郊高桥村区域出现13次酸雨,酸雨频率19.3%,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酸雨污染有所减轻。

2.降水酸度

2012年度,宣城市降水pH年均值为5.75,最小值为5.08,最大值为6.43,与2011年相比,降水pH均值上升0.06,降水酸度有所上升。

3.降水化学组分

2012年度,全市降水离子组成中,阳离子浓度高低依次为>>>>,其中钙离子和铵离子占离子总当量的16.7%、8.9%,为阳离子主要成分。阴离子浓度高低依次为>>>,其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占离子总当量的33.4%、17.8%,为阴离子主要成分。降水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当量浓度比值为1.88:1,硫酸盐仍为宣城市降水中主要致酸物质。

三、措施与行动

1.继续推进“蓝天工程”,巩固城区锅炉整治成果。

继续推进“蓝天工程”。制定并印发《致广大燃煤锅炉业主的一封信》和《宣城市城区锅炉污染物排放年检申请表》,对宣城市区范围内的90家燃煤锅炉进行年检和不定期巡查,指导和督促锅炉业主使用优质、低硫、低灰分燃煤,加强维护污染治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2.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

2012年,制定并颁布了《宣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及《关于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通告》,建立健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环保定期检验和环保合格标志管理制度。2012年3月10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中心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窗口落户市车管所服务大厅,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正式启动,2012年,全年共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38929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加强大中型客货运车辆及驾驶人管理——清源行动”,对达到报废标准应当注销登记或逾期一年以上未年审的机动车,按规定予以灭失和强制注销。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和“清源行动”,切实降低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3.开展PM2.5试监测,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为切实做到社会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感受与环保部门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一致,以贯彻实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契机,全面推进宣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加强PM2.5、CO、O3等新增指标监测能力,宣城市于2012年4月开展了宣城市北部区域敬亭山空气子站PM2.5试监测。同时对市区其它2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站进行升级改造,预计2013年底将具备进行PM2.5监测及发布的能力,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切实有效技术支撑。

第五部分 声环境

2012年度,全市总体声环境质量稳定,区域声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9dB(A),道路交通噪声加权平均声级57.0dB(A),功能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达标率为100%。

一、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

2012年度,宣城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效测点100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介于50.8~62.2dB(A)之间。全市平均等效声级为54.9dB(A),质量等级为较好。从区域噪声声源来看,宣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源是施工(混合)噪声、工业噪声。

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

2012年,全市对31条道路57个点位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总长度约67.255公里,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51.4~64.3dB(A)之间,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加权平均声级57.0dB(A),环境质量级别为好。

三、功能区声环境质量

2012年,全市各类功能区共监测56点次,其中昼间和夜间均监测28点次。全市各功能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达标率为100%。

各功能区总体达标情况较好。1类功能区(居住办公)、2类功能区(商住混合区)、3类功能区(工业区)、4类功能区(交通密集区)达标率均为100%。

四、措施与行动

认真贯彻环保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针对宣城实际,完善《夜间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制定《2012年高中考期间环境噪声严控方案》,建立部门联席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加强城乡声环境质量管理,强化监管支撑能力建设,夯实基础保障条件。

第六部分 辐射环境

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监测结果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一、辐射环境现状

1.环境电磁辐射现状

2012年,宣城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电磁辐射综合场强介于0.27~0.51V/m之间,功率密度介于0.019~0.069μW/cm2之间,城市的环境电磁场强度处于全省中下等水平。与2011年相比,处于同一水平,年际间无明显变化。宣城市环境电磁辐射水平变化见图6-1。

2.环境电离辐射水平

2012年,宣城市的环境地表γ辐射处于正常本底值范围。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80~220nGy/h之间,与2011年相比,处于同一量级水平,年际间无明显变化。宣城市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变化见图6-2。

二、措施与行动

1.开展辐射安全专项行动

为全面掌握核技术利用单位总体辐射安全状况,清除辐射安全隐患,提高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意识,从5月中旬起开展了全市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历时6个月,实现辖区内核技术利用单位全覆盖。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下发了整改通知书6份,并通过“回头看”消除了安全隐患。通过专项行动,摸清了家底。目前,宣城市共有核技术利用单位122家,持证122家,持证率100%;射线装置使用单位114家,射线装置200台。2012年12月完成了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宁国水泥厂5枚放射源上交收贮工作。

2.抓好辐射环境信访

确定专人负责辐射环境信访工作,加强辐射相关基本知识的普及,及时化解辐射环境纠纷,解决辐射环境信访问题。全年协助相关部门成功调处辐射环境纠纷4起,解答群众来电咨询20余次,做到及时到现场调解纠纷,协调各相关部门尽早解决问题。

3.加大辐射安全宣教

切实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对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宣传教育,普及辐射环保知识及辐射紧急防护措施,使其了解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其辐射安全管理水平和对环保工作的理解支持。

第七部分 固体废物

一、重金属污染防治

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考核办法》及《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指标考核细则》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年度计划,深入开展以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以及铝材加工、涉铅、电镀等为重点的重金属排放企业的排查整治。严格按照“六个一律”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及时有效地落实“三同时”制度,对相关产业政策情况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设施情况展开详实的调查,及时对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重金属排放企业取缔、关闭情况、企业原料、产品、废弃物堆放场以及废渣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作逐一检查,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二、铅蓄电池企业专项整治

2012年,全市9家铅蓄电池企业中2家关闭搬迁,其余7家均被勒令停产。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铅蓄电池企业加大巡查力度,严防擅自恢复生产。目前,宣城市委、市政府明确指示建立铅蓄电池行业退出机制。

三、固体废物处置

2012年,宣城市开展固废及危险废物专项排查工作,全力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危险废物产生源大调查,建立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基础数据库,对危废的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实行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重点企业督查巡查制度,对重点危险废物企业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实施“四个一”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第八部分 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全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为优。宁国市、广德县、泾县、绩溪县和旌德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优;郎溪县和宣州区的质量等级为良。宣城市域范围整体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EI)为79.04。

全市共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85.65平方公里;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0.50平方公里;42个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78.08平方公里;1个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3.07平方公里。全市现有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44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7%。

二、措施与行动

1.以生态创建为统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以国家生态市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为统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2012年11月20日,《宣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通过环保部技术评审,环保和生态规划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从宏观层面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生态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宁国、绩溪创成国家生态县(市),被环保部批准为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郎溪县、泾县、旌德县和广德县四县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2012年共新创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10个,命名市级生态村249个。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30个、省级生态乡镇32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村84个和市级生态村503个。

2.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积极服务美好乡村建设。

围绕美好农村建设,创新环保工作机制,探索和推广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新模式、新技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1~2012年,宁国、绩溪、旌德、广德、宣州、郎溪和泾县均被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郎溪、泾县、旌德、广德和宁国共获批9个问题村整治项目,所有项目共覆盖20个乡镇,74个行政村,整治面积约999.31平方千米,惠及人口18.95万人。

3.以农村环保设施建设为抓手,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截至2012年底,全市各乡镇先后建成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炉116个,垃圾中转站65个,投入运行清运车903辆,垃圾桶(池)近10万个,同时宁国市建成了全省首座生活垃圾磁能碳化处理系统,并投入运行;建成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48个,农村集中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14个,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18个,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9个。通过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了宣城市农村环境质量。

第九部分 专栏

一、环境监测

2012年,在市环保局的坚强领导和省站的有力指导下,全市环境监测系统按照“环境监测工作一盘棋、环境监测队伍一条龙、环境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的部署,紧紧围绕“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的任务目标,以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等为重点,切实履行了环境监测服务政府决策、服务环境管理、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圆满完成2012年度宣城市环境监测计划与任务,为宣城市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

1.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圆满完成

全市环境监测系统对37个地表水断面(6个湖库、8个集中饮用水源地)、9个环境空气质量点、8个降水、284个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区域网格、39个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149个道路交通路段开展实时监测,及时传输、汇总和发布数据信息。全年出具各类监测数据100余万个,编写各类环境监测报告2000余份。

按时在安徽省环保厅门户网站、宣城市环保局门户网站、宣城电视台和宣城日报等媒体上发布宣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全年共编发宣城市环境质量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17期,网络版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366期。

2.服务污染减排更加深入

根据环保部、省厅及市局统一部署,全市环境监测系统对宣城市37家国、省控重点源企业,其中19家国控重点源、18家省控重点源开展了季度监督性监测、在线设备比对监测及有效性审核工作,及时编写了季度监督性监测报告148份、比对监测和有效性审核报告592份;2012年全市国控重点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及有效性审核工作完成率达100%。与省站开展了重点源企业省市两级站比对抽测工作,为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应急监测出色完成

全市环境监测系统高度重视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积极开展应急监测培训和演练。2012年共开展环境应急与跟踪监测3起(3月27日宣城市G50高速248公里处槽罐车沥青泄漏应急监测、5月12日宣城福泰助剂有限公司危废污染应急监测、6月12日水阳江大道皇宫酒店对面槽罐车浓硫酸泄漏污染应急监测),及时出具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处理、处置依据。

4.专项监测扎实开展

一是积极推进落实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2012年开展了绩溪县瀛洲乡的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重点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监测,编写《2012年宣城市农村环境试点监测报告》。

二是开展PM2.5试点监测。为贯彻实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加强PM2.5、CO、O3等新增指标监测能力,全面推进宣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市环境监测中心于2012年4月开展了宣城市北部区域敬亭山空气子站PM2.5试监测。

三是进行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分析。2012年7月,对宣城市和宁国市3个国省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1年1次的水质109项全分析工作,并编制完成《宣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分析监测报告》上报至省环保厅。

5.服务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宣城市环境监测中心主编的《“十一五”宣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荣获“十一五”环境质量报告书全省二等奖。2012年,市中心编制完成《2011年宣城市环境质量年报》、《2011年宣城市环境状况公报》,宣城市环境质量月报、季报及半年报等共计27期,成功编制《2012年宣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宣城市水阳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报告》、《国家区域站宣城市南漪湖环境空气监测站选址报告》、《宣城市玉山饮用水源地国家水质自动站选址报告》等20余篇专题报告。宁国市、广德县、郎溪县、泾县按时编制当地的环境质量月报、季报。宁国市、泾县和郎溪县站均独立编制了当地的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并于“六·五”世界环境日在当地政府网站、媒体上及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

二、环境执法

2012年,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和省环监局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宣城市环保中心工作,以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出发点,以创新环境监察工作机制为突破口,不断夯实基础工作,提升执法效能,环境监察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坚持把履行现场监管作为环境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了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据统计,2012年全市环保执法检查共出动11800余人次,检查企业4720余家次。约谈了9家环境违法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25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积极开展环境监察专项稽查工作,加大排污收费力度。制定并出台了符合本地实情的《宣城市环境监察稽查制度》和《环境监察工作程序》。按计划积极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和审核,努力扩大排污申报面,对申报数据进行了动态管理。综合应用在线监测数据、现场监察、监督性监测和物料衡算数据等多种手段,认真核算企业排污费,及时征缴、追缴企业排污费。

三、项目管理

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大力推进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1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有12个完成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港口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初稿已编制完成。

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实行项目集体审批制,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机制。2012年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370个,否决了21个选址不当、污染较大、难以治理的申报项目(投资额约12.8亿元)。

严把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关。出台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若干规定》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管理规定》,实现建设项目环保“审验分离”。2012年市本级完成验收项目24个,未予通过验收的项目2个。

四、辐射监管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现场检查阶段历时两个多月,全市共出动300多人次,现场检查各类单位191家,其中使用放射源的单位11家,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157家。普查各类相关单位118家,掌握了全市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和废旧金属集中交易市场及化工、压力容器制造、勘探、矿山开采、乡镇和社区医院等行业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现状,清除辐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提高利用单位安全意识,建立了有效的监管制度。

五、环保科研

2012年,与浙江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的“茶咖啡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宁国山核桃林地生态修复研究”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与浙江科技学院合作开展的“宣城市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研究”项目已通过验收。

六、环境信访

2012年,全市环保系统共受理查处环境信访案件731件,较去年增长2.5%,市环保局直接受理查办环境信访案件277件,较去年同期下降13.4%。其中,电话投诉69件,来信54件,来访5批次12人次,市长热线14件,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及本局网站投诉平台共计117件,数字化城管投诉平台18件。规定期限内环境信访办结率100%,回复率100%。2012年宣城市环境信访维稳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获得市委市政府“2010~2011年度群众工作暨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党的十八大期间信访维稳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七、清洁生产

积极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及时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支持体系,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力度,建立清洁生产保障制度。严格按照环保部和省环保厅部署,对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等五个重金属行业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七个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截至2012年底,全市2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3家企业获“安徽省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该项工作跻身全省前列。

八、环境信息

开展环境信息机构标准化年度目标考核工作,督促县级环境信息机构标准化建设。截至2012年底,宣城市环境信息中心通过省环保厅环境信息机构标准化验收。完成了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在宣城市的部署,并实现国家、省、市、县数据的互通,不断规范环境信息发布和政务公开工作。建成市县二级专网,实现市县两级电子公文传输。

九、环境宣教

认真贯彻落实《宣城市2011~2013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努力推动环境宣教充分参与服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较好地开展了一些宣传活动。组织参与了“国桢杯”全省环保摄影大赛,宣城市有两组作品获专业组银奖、一组作品获专业组铜奖、一组作品获业余组银奖,同时我局此次活动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奖。组织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暨环保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并与市妇联、发改委、经信委、区环保局、市第三中学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广场主题宣传活动,荣获2012年安徽省环保宣传周先进集体。参与了创建国家生态市相关宣传活动和2012年度环境违法企业挂牌督办新闻发布会。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创成了10个环保教育活动基地,组织开展了9所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评估验收工作。组织合工大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等环保社团参加了全省首届环保社团培训班。与团市委联合开展了“四项知识进校园”活动及敬亭山“环保护绿”志愿者活动等。

创新宣传渠道,强化联合宣传力度。组稿刊发《宣城日报》“环保之窗”系列专版,在《中国环境报》推出了一期宣城地方版;策划了《宣城日报》两会环保特刊;配合市广播电台设计了数期“百姓热线”上线预案;加强了与市广播电视台、《宣城日报》社、市委市政府网站、省环境热线、《安徽日报》和《新安晚报》宣城记者站、“宣城新闻网”等主要媒体和网站的协作,与市委宣传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

积极开展环境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2012年全市环保系统春季集中培训”活动;“清正廉洁山青水秀,求真务实天高气爽”的理念当选为全市“十佳廉政文化理念”;制作了《宣城环保之歌—让我们共护秀美家乡》。

新闻推荐

汪溪街道童谣征集活动圆满结束

宁国讯 安徽省第三届优秀童谣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宁国市汪溪街道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征集童谣活动,现已圆满结束。《童年》、《伞》、《童年的味道》三首童谣作为汪溪街道推荐的优秀童谣,已...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2年宣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摘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