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新河庄水文站,一家三代人默默坚守70多年,经历多次大洪水。为了给防
汛调度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险监测水文数据;每到汛期,他们总是在水文站24小时坚守……工作虽苦,但他们知道意义非凡。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近新河庄水文站站长陈涛,聆听他和父亲陈协栋、爷爷陈克杰的防汛故事。
三代人坚守水文站
7月18日下午两点多,天下着小雨,在新河庄水文站附近水阳江江面一艘机帆船上,陈协栋拿着竹篙站在船舱外控制船与岸边的距离,同事小朱扶着走航式ADCP测流仪,陈涛在船舱内的电脑上获取和记录新河庄断面实时流量数据,并及时上报。这是他们最近每天要花费数小时完成的工作。
新河庄水文站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境内,是水阳江干流重要监测站,为上下游防汛调度提供数据支持。陈涛是新河庄水文站站长,陈协栋是他的父亲,加上陈涛的爷爷陈克杰,一家三代在新河庄水文站坚守了70多年。“我爷爷是1948年开始在这边工作的,我父亲是1983年,我是2011年。”陈涛说。
70多年来,在这个关乎近7600平方公里流域、数百万群众安危的水文站,陈克杰、陈协栋、陈涛祖孙三代经历了多次大洪水。每到汛期,他们都要24小时坚守,水文站成了他们的家。
不顾危险监测流量
“我父亲那时候要监测流量,需要几个人划一艘木船,在一处断面的两岸拉铁丝,然后来回选择十几个点测。”陈协栋告诉记者,那时测一个断面的流量需要一两个小时。进入汛期,水阳江水流湍急,江面还会有漂浮物,虽然穿着救生衣、绑着保险绳,但陈克杰还是掉进过江里。陈协栋说,随着测量手段和仪器不断升级,测量效率不断提高,数据也越来越精准,但危险依然存在。
2016年7月初,宣城市遭遇强降雨,水阳江水位暴涨。为了掌握宝贵的水文数据,陈协栋和儿子陈涛在湍急的江水中逆流而上,最终成功检测到一处断面当时水流量达到1900立方米每秒。然而,就在他们成功测量到数据离开后半个小时,离他们测量断面几十米处,发生了圩堤漫破。“如果我们当时还在那边,可能就被洪水卷走了。”陈涛说。
今年7月6日晚9点多,新河庄水文站接到防指命令,要测量马山埠闸断面的流量数据。当时上游开闸分洪,江中水流汹涌,陈协栋和儿子陈涛在风雨交加的黑夜逆流而上20多公里。虽然船撞上水中的木桩,船桨被水草缠住,但他们还是成功测量到科学的实时数据,为防汛调度提供重要参考。
在汛期,除了临时接到命令测量水文数据,陈协栋和儿子陈涛每天要花几个小时时间,在附近水阳江流域相距几十公里的5个断面,每个断面测量两次水文数据。
工作虽苦意义非凡
“我在新河庄出生,在这里长大,一直到现在还在这里工作。”58岁的陈协栋对记者说,小时候每到汛期,他总会听到附近群众问他父亲:“老陈,现在水位怎么样?会不会涨了?我们要不要搬家?”在这一句句殷切的询问中,陈协栋意识到父亲这份工作的重要意义。多年以后,那句殷切询问里的“老陈”成了陈协栋自己,他也成了那个让陈涛仰望的父亲。
“小时候一到暑假,同学总有爸爸陪着玩,但暑假恰逢汛期,是我爸最忙的时候,他常常一两个月都要在水文站待着。”陈涛告诉记者,1999年宣城遭遇洪涝灾害,母亲上班去了,父亲一直在水文站,13岁的他独自在家遭遇水淹,“当时觉得很害怕很无助,我被救援人员救走后,爸妈才知道家里淹水了。”虽然自小就知道父亲工作辛苦,但长大之后,陈涛还是主动成为一名“水文人”。
“年轻的时候,父亲总在上班前叮嘱我,‘水文人’的工作就是风里来雨里去,要敢于吃苦,勇于吃苦。”陈协栋说,这样的话,他也常和陈涛说。
宋本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曹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张磊葵花【北宋】梅尧臣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梅尧臣所咏葵花即俗称之向日葵。...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