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非遗文化“点亮”展会◇本报记者 余庆 文/图

来源:宣城日报 2018-01-29 10:28   https://www.yybnet.net/

近几日,2018皖东南名品展销会正在开展,虽然下着大雪,但仍然有众多市民前去选购年货。在展销会上,宣城市多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也带上了各自的绝活和作品前往参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木雕技艺引关注

“哇,这个樟木箱不但雕刻精美,一打开还有一股樟木的香味扑面而来。”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木雕的展位前,一位市民注意到一个樟木箱子。皖南木雕传承人黄文胜介绍道:“这个樟木箱上面雕刻的是河塘、螃蟹等等,寓意着家庭和谐。以前樟木箱一般都用来收纳衣服,现在则主要用来收藏字画、古董,有防潮防虫的效果。”

黄文胜告诉记者,为了参加这次展销会,自己带来了四块牌匾、一个樟木箱还有不少木制的手串。“目前最吸引市民注意的就是那块雕刻着雄鹰,名为宏图展翅的牌匾。因为这块牌匾使用了平凿拉丝的技艺,细节雕刻得栩栩如生。”除了宏图展翅牌匾以外,黄文胜还带了“松鹤延年”“五龙匾”和一副雕刻着荷花鸳鸯的牌匾。摆放在展台上的一些手串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咨询。“这些手串有小叶紫檀、赞比亚紫檀和阴沉金丝楠等多种材质。”黄文胜表示,现在爱好此类文玩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能够让更多的市民知道我们的技艺,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宣纸扇弘扬宣城文化

“有没有兔子图案的扇子,我女朋友喜欢兔子,我想买一个扇子作为礼物送给她。”在市级非遗宣扇的展位前,种类繁多的宣扇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一位市民欣赏了展位上宣扇之后,提出了希望收藏几面宣扇的想法。

“我们宣扇制作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目前扇子的种类共有700多款,我们带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作品前来参展。”宣扇第五代传承人罗亚兰告诉记者,宣扇无论是在用料上还是做工上都遵循着百年前的传统,非常的讲究。“竹扇骨取材于六年以上竹类,如毛竹、紫竹、香妃竹等需要通过70多道工序才能完工。木扇骨取材于生长50年以上名贵树木,如紫檀、沉香木等。扇面使用优质丝绢和上好的宣纸。制作精美的宣扇还捧回过文博会的金奖和银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用檀木做扇骨,宣纸做扇面的宣扇,宝瓶形的扇骨和扇面上精美的山水画无处不闪耀着传统手工艺与宣城文化的结晶。“现在我们的产品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宣城,弘扬宣城的悠久历史文化。”

龙窑转型产品受市民欢迎

在市级非遗龙窑制陶技艺为代表的宣窑陶坊展位前,摆放着不少精美陶器作品,不同颜色和器型的茶壶、酒壶和花瓶让人眼花缭乱。展位旁一位60多岁的老窑工正在将陶泥拉胚成行,只见老陶工手随泥走,泥随手变,不一会儿工夫一个造型浑圆的泥胚就出现在老窑工的手中。

“我们陶窑村里一直都有制陶的传统,最多的时候一个村子有一大半人都在从事制陶的工作。”宣窑陶坊的负责人李建国告诉记者,陶窑村的传统龙窑烧制的都是大件的器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也开始考虑转型的问题。“现在大件的陶器比如水缸、米缸这些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生活用品的行列,但是小件的酒具、茶具、花具的需求却越来越大,我们近期制作的小件酒具、茶具和工艺品很受欢迎。如何让传统工艺继续传承、焕发新机,是我们传统的制陶人关注的焦点,我们努力让传统龙窑制陶技艺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宣城市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及审查计划和预算报告花建慧出席

本报合肥讯1月23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宣城代表团举行会议,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关于确定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的决定草案。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非遗文化“点亮”展会◇本报记者 余庆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