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白云磊 )记者昨日从宣城市宣州区获悉,依托宣州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12月20日,全省首笔抵押农房不良资产成功挂网交易,宣州区辖内所有农村户籍居民皆可购买。此举破解了农房抵押物处置难的困境,让农房交易变现成为现实,是安徽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取得的一项新突破。
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流转处置抵押物是最大的“拦路虎”。此次挂网交易的抵押农房,是宣城皖南农商银行一笔不良贷款的抵押物,但在之前的处置过程中遭遇了难题。“农房作为抵押物出现不良,我们前期一般通过法院诉讼执行,但法律上不支持农房进行拍卖。 ”该行授信部副总经理邵百涛说,这次能够顺利把抵押农房不良资产挂网交易,既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风险保障,也让农房变得更有价值,能够像普通商品房一样进入市场交易。
据介绍,为做好首笔农房挂网交易,打通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最后一公里”,宣州区金融办、国土局、皖南农商行等多部门积极协作,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通绿色通道,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抵押人授权签字、农房价值评估、公告挂网等整个办理流程。
“此次挂网采取电子竞价的交易方式,将竞买人范围从村集体组织内部成员扩展到了全区农村户籍居民,这不仅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也极大提升了农房交易潜在的购买能力。 ”宣州区金融办银行保险科科长彪兵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5年,该区信用联社(后改制为农商银行)就曾发放了全国第一笔农房抵押贷款,开始试点探索工作。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农房处置变现艰难等问题,这类贷款的不良率一度高企。
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并要求建立抵押物处置机制,做好风险保障。宣州区随后也被列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区。
彪兵表示,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下一步将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多元化的市场方式处置抵押农房,进一步打消金融机构的放贷顾虑,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从而积极输血“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该区对符合登记条件的14.4万户进行了登记发证,宣城皖南农商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房抵押贷款504笔、金额8304.1万元。
新闻推荐
根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规定,经审查鉴定,宣城市档案馆48个全宗1458卷档案,其中永久491卷,长期967卷,已于2011年10月1日向社会开放,提供查阅利用,现再予公告。宣城市档案馆二Ο一七年十二...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