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宣城街头,这时已没有了白昼与初夜时的喧嚣。入夜后人群散去,却有这样一个人来到这里,他的作息时间与普通人相反,他必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工作,他手持听音杆、手电筒等工具,穿行于夜幕下,在街头巷尾寻觅着,时而用一根类似钢条的东西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这个城市的呼吸。他就是谢宏林,宣城市唯一的一名听漏工。
这行没有年轻人,受不了也等不起
提起听漏工,这是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职业,在他人看来还有一点神秘。“我这个工作说起来其实就是‘检漏\’。”采访谢宏林,是在一个凌晨3点,当城市陷入一片寂静,人们都沉浸在睡梦中时,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40余岁的谢宏林2006年进入宣城水务公司,因为公司缺少听漏工,便安排他从事这项工作,这一干就是11年。“平时晚上都是我一个人,今天倒是不寂寞了。”目前他是宣城市区唯一的一名听漏工。“我们这行基本都没有年轻人,主要是生活作息全被打乱了,出师的时间也很长,一般的年轻人受不了也不大等得起。”
而与往常一个人的日常不同,今天除了记者外,谢宏林还带了一个助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外地水务公司前来宣城跟着学习经验的。“刚好又发现了一个疑似漏水点,在敬亭美食街附近,那边烧烤摊点密集,通常都会营业到深夜,这个点去应该刚好。”一起来到陵西路边的西园小区外,谢宏林和助手穿上荧光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拿上听音棒、撬棒。黑夜里的摸索,需要熟知每一个窨井盖和地下水管的位置,路过每一个窨井盖谢宏林总要先打开,观察是否有明眼上的漏水,再把长约1.5米、和铅笔差不多粗的听音杆竖在管道上,把耳朵凑在棒的另一头,全神贯注地听。“今晚我们就负责排查这片区域。”
听“水脉”,凭的是经验和耐心
知道了大致漏水区域,要找出具体漏水点,也需要花一番工夫。首先得找管线,利用听音杆,围绕出水点,可以框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这项看不见、摸不着的工作,全凭的是经验和耐心。
靠细微的差异分辨,谢宏林听到了阀门过水的声音,意味着这个支管上应该有漏点。随后,他和助手在这个支管阀门附近反复排查、听漏,最终在离阀门两三米远的范围内,确定了疑似漏点。“这地方有一种水冲击路面的声音,是一种‘哗哗\’的声音,这个漏点不会太大,因为漏点大的话,它的声音是发闷的。”他判断。
接下来谢宏林将听音杆换成了电子听漏仪,这个像老式收音机一样的机器,由主机、耳机和地面拾音器等组成,地面拾音器像一个三角形的小抓手,贴在地面上,就能收到来自地下的声音。
戴着耳机,两步一听,谢宏林看起来蛮轻松。他说,里面全是响亮的轰隆隆的声音。这股轰隆隆的声音里,有汽车引擎的声音、地下电缆传来的声音等等,而他的工作,就是要从这一堆杂乱的声音里,把水管漏水的声音给拎出来。现在听到的是一个“唰唰”的声音,谢宏林判断漏点就在这了,“这个漏水量比较严重,估计每小时应该能达到十到十五吨。”
确定了漏点的位置,谢宏林拿出随身携带的一瓶喷漆,在漏点处写了一个大大的“水”字作为标记。“这个点定下来以后,就会报告维修,天亮了工程人员就会过来开挖、修理。”
不眠夜下不眠人
这就是一个倾听城市“脉搏”的守夜人的日常。谢宏林告诉记者,听漏的工作动作简单,人人都能做,但如何准确确定管道漏水点,是个技术活,需要经验积累。“我也是半路出家,花了三年才算完全掌握。这个工作。听是一门技术,熟悉管道才是基本功,如果对管道都不熟悉,是完全没办法开展听漏工作的。”
“今晚运气不错,有时候检查老旧小区,一个晚上最多能查到两三个左右,有的时候一个礼拜都不一定能查到。”谢宏林说,做他们这份工作,对准确率的要求很高,以他十多年的听漏经验,他确定漏点的准确率都在98%左右,定点的误差范围大多控制在一米以内。
检漏是一项枯燥的活,撬开井盖、跪在地上听漏、合上井盖,不断重复,不断走路,从晚上9点忙活到凌晨5点,步行十几里,三四十个井盖都要跪着听,“每年都要磨破三四双皮鞋,这样走一晚上下来,腿也会酸。”谢宏林说,干这一行,耗体力,更要细心。十几年来,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职业习惯,走在路上不自觉地就会看下水道,看到地面上有水印,也一定会查看一番。
采访完谢宏林,已经是凌晨4点多钟,当记者精疲力竭地准备回去时,他还在继续忙碌着。再次的隐入到深夜之中,仿佛他原本就属于黑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各大队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交通安全集中宣传。邀请媒体随警作战。不断扩大“亮尾、降速、防疲劳”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宣传覆盖面。5月16日和6月13日两次专项整...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