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州区朱桥乡九保村靠近陶桥车站的路口处,有一个小卖部。小卖部每天清晨开门,一个60多岁的男子就坐在这里,而且这样一坐就是一整天。他叫邓永海。
“买东西。”
“自己拿吧。谢谢。”
每当有村民来小卖部买东西,邓永海都笑着让他们自取,这是因为他是一个手脚瘫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而他的妻子魏爱萍则家里家外忙忙碌碌着,难得有片刻停歇。勤劳善良的妻子二十多年如一日的体贴照顾,用永恒的爱温暖着丈夫,也感动了周邻。
相识
40多年前,邓永海入赘到一户人家。可是好景不长,因患风湿病,邓永海瘫痪后失去了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从此便离婚独自一人生活。为了谋生存,邓永海将自己曾学过的缝纫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邓永海开始办起了缝纫培训班。因手艺好,人踏实,乡亲们先后将自己的孩子交予他学习缝纫,并提供自家的房子给他用作办培训班的场所。就这样,邓永海在一个一个学员的家中轮流住,吃着学员们带来的菜,靠着乡亲们的帮助生活着。
1993年,20出头的女青年魏爱萍为求得生活一技之长,被家人送到邓永海处学习缝纫技术。刚进培训班的一刹那,魏爱萍被师父触动了,她发现,教学的师父竟是患有疾病瘫痪的男人。一切生活难以自理,连下床都困难,而缝纫教学也是仅坐在病床沿上,日常生活只能靠所有学员轮流服侍。
相知
善良的魏爱萍看在眼里,难受在心底,同时也被坚强生活的邓永海感动着。魏爱萍从此开始积极主动的担负起师傅的日常生活,帮忙洗衣做饭,也因此减轻了其他所有学员的负担。日久天长,这对相差十多岁的师徒产生了恋情。为解决师傅今后的生活依靠,魏爱萍的内心有了决定,嫁给他,照顾他。
因为爱情,所以相知相守。执着的魏爱萍本着一颗善良的心,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于1997年同坐在轮椅上的师傅,在众亲友的见证下喜结良缘。第二年冬喜得贵子。从此,日常生活中一切重担全落在魏爱萍一人身上,她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丈夫,还要耕作农业生产及料理家务。与此同时,左邻右舍及村邻家中有个婚丧嫁娶,她也是主动上门帮忙,从而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相守
15年前,丈夫邓永海因身体状况、市场不景气等因素不再办培训班了。然而,生活并没有难倒这对夫妻。在政府及村委会领导的关照下,邓永海开始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不久,夫妻二人开始在家中经营一个小卖部,因人缘好,生意也还过得去。丈夫守着店,妻子魏爱萍除了耕耘自家责任田、为小卖部进货及帮助打理外,还帮服装厂打工,以贴补家用。
现如今,勤劳朴实的夫妻二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楼房。孩子学习上进,于去年高考中榜,正在大学读书。现在的生活很有奔头,丈夫邓永海逢人便夸自己若不是遇上好心的妻子,只怕是好多年前就无法生活下去了。
多年来,魏爱萍那永恒的爱感动了乡亲乡邻,人人为她的举动竖起大拇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洁记者汪鸣文/图)6月15日,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宣州区银桥湾幼儿园特别策划了以“寻找爸爸的儿时记忆”为主题的父亲节亲子活动,让年轻的爸爸们重温儿时的时光。活动开始时,爸爸们从老师的手上接...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