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州区始终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绿色生态农业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逐年扩大,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先后荣获了“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等10余项“国字号”荣誉。
突出规划引领,优化布局结构。该区先后委托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编制了《宣州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同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培育“绿色粮食、优质蔬菜、生态畜禽、健康水产、休闲农业”五大产业,建立了南部畜禽生态养殖示范带和北部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带,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截至2016年底,全区建成畜禽标准化生产小区156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5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家、省级2家;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家、省级4家。
突出政策引导,鼓励绿色发展。宣州区委、区政府出台《宣州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从农产品“三品”认证、有机肥生产补助等方面对生态农业发展予以奖补。近5年,全区共实施各类农业项目954个,总投资达到4.2亿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58亿元。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年奖补资金从2011年的不足70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近500万元。同时,注册成立了全省首家国有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宣州区瑞丰(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并与省农业担保集团战略合作。2016年全区农业担保总额达8479万元,担保余额6644万元,其中为从事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担保贷款1100余万元。
突出示范带动,推进产业调整。该区确立了2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首批生态农业示范主体创建单位,形成多种类型的生态循环经济样板。升级改造了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1300亩,开展蔬菜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面积350亩。依托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平台,该区在洪林镇绿色增产模式示范片、五星乡绿色增产模式示范村、宣城市容容绿色增产模式示范家庭农场推广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强化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
突出质量监管,保障产品安全。近年来,该区持续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在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涉农规模企业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280人。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购买检测仪器155台,形成了区乡村三级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网络。应用GIS技术实现全区18个乡镇181个村191万亩耕地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水稻、小麦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20万亩。华卫禽业等10余家公司建立了二维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目前,全区“三品一标”认证企业32家、产品52个。省级特色乡村达到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绿色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40万亩。
突出市场开拓,强化农民增收。该区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和推介活动,打造“生态宣州、绿色产品”品牌。加强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绿色产品嫁接,充分发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特色产业优势,南漪湖花津蟹、宣州家禽系列熟食、水阳三宝、水东蜜枣等绿色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大幅提升。2016年,全区入驻“邮购农品”、“聚农e购”及自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企业25家,拥有淘宝旗舰店40个、天猫旗舰店15个,建成宣州区名特优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销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1.2亿元。
(本报记者 刘畅 特约记者 宋本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谢文静“我们要争取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检查测评中夺高分、不丢分,方案已确定,重点在落实。此次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战演练,各片区组长要各司其职,分管领导要当好指挥员,全体执法队员要当...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