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我们已整40年了,他走的时候是那么年轻,又是那样匆忙。
那还是在农村大集体的年代,77年夏天“双抢”季节的一个清晨,天还不太亮,父亲便早早地带着牛耕田去了。由于当时的用电设施极其简陋加之天色较黑,突然耕牛触电了,紧急关头我父亲奋不顾身地抢救集体耕牛,耕牛是救下了,可他自己却不幸触电身亡。那年他才43岁,是多年的生产队长也是名党员。
很快,公社书记赶到现场召开了紧急会议,认定我父亲是抢救集体财产因公殉职。当晚在他的遗体前,露天举行了在我们农村空前的追悼大会,赞颂他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参加追悼会的有公社大队领导和全村的男女老少,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邻村社员,全场的人都为我父亲哀悼和哭泣。送葬那天一路上更是挤满了为他送行的人。
父亲是个非常勤劳的人,从不舍得歇工,即使生病也总是扛着,所以每年的工分在生产队也数他最高。父亲还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他与人相处总是让自己吃亏,分菜园地时他作为队长都让别人先挑,剩下的离家最远最不规则的地就分给了自己家,为此,我们每当浇菜时还埋怨过他,可父亲说:这地总是要分下去的,自己吃点苦平整平整也是一样的。他还常教育我们“吃得亏,聚得堆”,后来我们大了就理解了,这朴实并富有哲理的话语不正是人与人相处所需要的谦让吗!
70年代的初期我们家也非常苦,那时也不知道读书将来究竟有啥出息,别家的孩子都去下田挣工分了,可我们家的孩子都被送去读书。虽然学校的教学也不正常,但家里再忙父亲也不许我们停课,他不识字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可从他的眼中能看出对文化的渴望。记得我上初一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送交学校200斤青蒿,用于学农田做肥料,当时我还小很为难,父母知道后便悄悄地帮我割了一大堆青蒿,为了不误工分,父亲就起得很早帮我挑送到学校,他只是希望我能在学校安心读书。
父亲还擅长捉鱼,记得一年春上的夜里下了一场暴雨,睡梦中的我们都被叫醒,睁眼一看我们都惊呆了,几乎一稻箩的大鲫鱼都在活蹦乱跳,这让孩子们兴奋无比,原来是父亲在红花草田里捉来的吸水鱼,到了白天便给东家三条西家四条的都散完了,每当想起这些还真觉得很快乐。
父亲的坟墓安落在硖石山下的林场边,前面有水阳江上著名的宣城八景之一——“硖石吞舟”,每次清明节上坟,我都在坟边陪着父亲坐一会儿,松树荫下父亲的坟上小草青青,嫩绿中还映衬着一些白色的小花依偎在坟上。面对碧波的江水,总让我深深地缅怀一番,心中的思念就像那悠长的江水,一直向着远处流淌延绵不断。
后来开发的脚步来到了这里,我们只好把父亲遗骨让了出来,归宿到村里的一个小公墓中,从此,在那松树荫下父亲的坟茔消失了。每当到了寒食清明或思念起父亲的时候,他那音容笑貌和他的点点滴滴仍然是那样的清晰,更有那披着青青小草依着朵朵白花的坟茔却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占住着我的心中!
新闻推荐
近日,一位市民在一大棚内采摘草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近段时间,宣城市各大草莓采摘园颇具人气,成了不少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每到周末,许多市民便约上亲朋好友,享受田园采摘的乐趣。灿...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