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如水
一行人游罢茅田山之后,我忽然想起了上世纪1988年我写了一首诗叫“脊背"。农民的脊背裸露着/在一切有泥土的地方/被太阳晒得乌黑发亮/泥土一样的颜色,泥土一样的不加遮盖。/这嶙峋的石,简直是一个伟大民族农民的缩影,这里的农民质朴、善良、真诚、如诗一般,是流动的音符。在旷野大路的山岙与山岙、沟壑与峰峦之间,这些石块一个接着一个,让太阳晒了又晒,雨淋了又淋。
诗山茅田,并不是说它有许多如诗如画的美景,诗与诗人需要灵气的互动,需要深沉的痛和独特的隐秘结构。李庭武主席的诗就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特点,他的“傍晚之诗"“大风之诗"都有一份跳跃式的隐蔽和唯美式的张扬。诗山茅田,其实也并不需要“朱雀楼"和“乌衣巷"的感叹,多愁的抒怀和感叹会让诗的整体架构陷入无声的悲悯,茅田山用他的旷达和心灵独白,向世人展现了自然之美。
黄山和天柱山,都由于路途太远,让人望而却步,不瞒你说,我都曾去过,可是我这两座山都不曾登到山顶,过分劳累的登山,是让人雅兴锐减的。茅田山则不同,一般人的体力都能行,整个游览,快一点两三个小时,如带上干粮,慢慢品尝,顶多也就四五个小时,他有点像宣城的敬亭山,三五个人边谈边吟地上山,下来时也很惬意,所以敬亭山也称诗山,李白在那里写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为什么要写“相看两不厌"呢?不厌就是人尽了兴却不累。不厌也就是可以通过想象,尽情地在头脑中搜索关于诗的花絮。
诗山茅田,他除了蜿蜒的山路和嶙峋的山石,似乎没有什么。一行人却都陶醉在幽静的群山和苍茫的故土上,陶醉在悲壮的山峦和那悠远的历史中。我说:“这就是诗的国度",诗就是要发挥想象的空间,去挖掘沉睡的历史。同行的林格女士,信手拈来了一句“执笔书尽思念卷,语罢忽觉寄无人。"我顺口接下了“采花街巷思爱意,话醒忽知是梦境。"其实我是带有调侃的趣味去接下文的,这是一种钟爱,钟爱茅田山一草一木的浪漫情怀。
诗山茅田需要情的滋润,那么多迁客和骚人如果没有情的滋润,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充满情的作品呢?我感怀茅田山下善男信女们忠贞不渝的爱情,那绵绵的情思,透过千年的沧桑,演绎成今天我们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我想,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寄宿在茅田山下,携着美酒,带几个鸭头,乘着月光,在一位红颜知己的陪同下,三五人结群而行,饱尝茅田山月光如水的夜景,得多么叫人心旷神怡啊!
诗山茅田他是需要注入灵魂的,他没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也没有易水壮士的激愤,他有的只是西部黄土高坡的坚韧,把一副副重担担起来,把一个个灾难踩下去,它弯下了又弯下,挺起了再掀起。成剁成堆的稻麦,从这里生产出来,喂养了万卷史书。同时它又有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缠绵,有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爱恨情仇,有着新石器时代的下阳遗址,有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起源,那么多、那么长的伟大繁衍,生离死别的爱情,偷欢寻爱的病垢,抛妻离子的张狂,我想曾在这里千遍演绎着关于爱和永恒的主题,诗山茅田在穿越时间的隧道。我依稀看见,用精美的盛装,宋代或明代,在锁龙桥下,婀娜的少妇或少女,等待发榜归来的郎君,然而人一得志就像路遥先生《人生》中的男女主角——高加林与刘巧珍一样。所以我又画蛇添足地写下了《青玉案》词一阕——“徘徊等君君不语,酥红手,卿不抚,媚眼香唇,尚有自羞,写尽天涯,不是相思路。快意云雨梦花事,岁月刀剑刻奴容,思意苍茫。别恨离仇,只落得空画浓抹水自流。"
那些旌表的石牌坊,依然矗立在茅田山下,压抑了多少人性的感情释放,而现在我们走进了一个自由民主的伟大时代,今天我们充分展示的是个人的意愿,一切为了公平、公正、自由、和谐、法治、富强。那个专制的、腐朽的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正在诞生。
诗山茅田是需要浇筑的,需要铮铮铁骨的雄心和勇于奉献的精神。那天席间茅田村村委书记介绍了茅田山的自然景观及他所立下的许多平实质朴的誓言,是的,我们这个民族总需要仰望星空的人,我们的党,总需要那些为民请命而奋不顾身的人,因为我们伟大的党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离开了这条宗旨,我们那些所有的粉饰、缠绵或引吭高歌,还有意义吗?
新闻推荐
宣城市中职学校第六届“职教情"文艺汇演暨第二届书法绘画比赛于5月8日隆重举行。机电学校共组织编排了3个节目参加此次演出,舞蹈《雨竹林》、《兔气扬眉》获二等奖,舞蹈《苗妞》获三等...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