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以来,宣城市遭遇连续强雨天气,防汛抗洪形势严峻。面对紧急汛情和危急情势,宣城日报移动客户端工作室快速策划,立即推出独家报道“防汛抗洪救灾快报”。
“快报”定位清晰鲜明:第一时间发布雨情、汛情、水情、工情和交通状况;第一时间发布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第一时间发布本报记者在抗洪第一线的报道。
这是日报客户端上线22个月来,最重大的一场宣传战役。实际效果证明,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移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凸显:
第一、不受时间、空间和数量制约,承载的信息量大。6月23日至7月20日,客户端共发布推送“抗洪抢险救灾快报”113期,累计680多条。仅7月2日凌晨4点至晚上23点,就推送了19期。不间断的即时发布,与日报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构建了全覆盖的传播渠道。
第二、即时发布,精准推送。市防指每发布一条信息,我们立即编辑、推送,打的是时间战。7月6日清晨市防指发布双桥联圩漫破消息,日报客户端在15分钟后就编辑推送了此信息;7月7日上午,市防指两次发布港口湾水库加大泄洪量的通知,我们同样率先发布,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
第三、党报新媒体权威性、公信力充分体现。在汛情紧急的时候,网络上各种信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各种谣言满天飞。日报客户端始终秉承党报立场,坚持信息来源严肃权威,报道真实可信。7月8日晚,客户端发布了《宣州一网民网上散布洪灾不实信息被拘留》的信息,并推送《网络言行莫触碰法律红线》的评论。我们感受到,日报客户端发布的信息经过朋友圈扩散传播后,谣言少了,正能量多了,达到了以正视听的传播效果。
第四、新技术让报道更立体。在常规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之外,我们还使用了视频添加的新技术,7月4日推送了由本报记者拍摄制作的视频新闻——《航拍胜利圩》,从平面传播向立体传播升级。
新闻推荐
7月21日,宣州区人民法院审结首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被告人王某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十五万元。2011年6月...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