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不再核准、备案新增去产能行业项目;对于技术改造项目,严格按照“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核定批准,并作为项目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律措施,重点化解钢铁、铜材和水泥等过剩产能。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下降15.9%、钢材仅增长4.6%。同时确定了169户“僵尸企业”名单,采取分类处置、一企一策的办法,加快市场出清。
实施精准去库存、联动去库存和转型去库存。上半年,市本级结转可售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面积分别下降7%和24%,商品房去化周期约19个月,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约10个月;市区商品房累计登记销售增长14%;实施棚户区改造3709套,百分百实行了货币化安置。
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今年争取省财政厅置换债券额度94.3亿元;市本级平均融资成本降至6.4%左右,年节约利息1亿多元。申报争取专项建设基金项目23个,已落实专项建设基金10.2亿元。设立首期7亿元的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市一号基金投资宣酒集团1亿元股权资金。上半年首发上市过会企业1家,新增上市辅导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在股转系统待审企业4家;实现直接融资50亿元。
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成本减轻工业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细化为企业减负的举措,完善市领导帮扶工作机制,开展帮扶“四企一项目”活动,制定工作手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打出一套帮助企业降本减负“组合拳”。
狠抓项目这个“牛鼻子”,完善市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月报、调度通报、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计划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厚植发展优势,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建链三大招商工程。组建21支市直招商小分队,对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活动。围绕补齐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的“硬短板”,制定实施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努力补齐制约发展最关键、百姓需求最迫切的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和均衡性,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今年以来,宣城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多方发动、多方联系,洽谈招引来宣创新创业的各类创新团队20个,已落户团队15个,申报安徽省2016年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11个,居全省第3位,已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尽调项目7个,居全省第2位。在7月20日举行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树隆特别对宣城市高层次科创团队招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这也是宣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充分肯定。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专家库,现入库培育企业232家,入库的各领域辅导专家135名。目前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1家,有望通过60家左右。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42.8%,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增长20.3%,增幅居全省第3位。
积极引导支持高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建设了合工大宣城校区“工大学子”、吴作人美术馆、“0563创客街”、宁国“梦想故事汇”和绩溪“上街去”农村电子商务等众创空间,汇聚各类创客近300余人,开展“双创”活动12场次,参与人数833人。积极筹备开展全省“江淮双创汇”走进宣城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动员23家企业和团队参加省、国家创新创业大赛。
市本级设立10亿元科创基金;在全市设立天使基金总规模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已投放5280万元。同时,市县两级落实团队扶持资金1.51亿元,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落实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推荐上报首批创新型省份政策补助项目110项,获省补助项目105项,争取省补助资金2596.7万元,总额居全省第5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日前获悉,在7月29日上午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宣城籍潜水员官东光荣当选全国拥政爱民模范,...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