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只要人在,就什么都会再有”

来源:宣城日报 2016-07-12 09:57   https://www.yybnet.net/

“水来得太快了,转眼间房子就被淹了。”安徽宣城市沈村镇中学安置点83岁的何中石老人告诉记者,1983年以来,今年的水涨得最快、来的最猛。

7月9日下午,记者驱车绕道60多公里,穿过崎岖山林小道和洪水漫过的圩堤,终于到达因水灾多处道路阻隔的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受长江支流水阳江持续高水位浸泡影响,宣城市2个万亩圩口、19个千亩圩口近日相继漫破,其中包括沈村镇范围内周村圩、魏村圩、杨星圩、双桥联圩等四个圩口。

截至8日早8时,沈村镇共转移受灾群众9613人,双桥联圩的胜利村、太阳村、双塘村三个村的群众被安置在城区,其他受灾群众被安置在沈村中学、沈村小学、沈村幼儿园等三个安置点上。

“洪水很快漫到家门口,家里的东西来不及转移。我抱着电视机拉着老伴就赶紧往高处撤。”和何中石同住一屋的丁家祥说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1996年洪灾时,房子倒了。这一次,房子又被泡在水里。”在沈村幼儿园安置点,杨星村村民沈爱玉一边帮助同住在一间教室的其他老人整理铺盖,一边告诉记者,她住在安置点5天了,政府每天每人发1斤米,油也是政府送来的,还有医生和护士驻点。“起先不想撤离,舍不得家。水不断猛涨,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大家撤出来。”

沈爱玉说,现在的房子是1999年水灾后新盖的。自己最担心的是一层已经被泡在水里的房子,台风来了能不能扛得住。她现在每天都悄悄地划着小船回到圩中央,绕着自家的房子看一圈。住在安置点,政府样样事都为村民考虑得周全。沈爱玉说:“国家这么大,受灾的人这么多,不能都指望着政府。盼着洪水早日退,得赶紧回去抢种小麦。今年收成没指望了,明年麦收过后就能稍稍缓过来。”

走过三个安置点后,记者跟随沈村镇副镇长罗木生来到镇政府。刚进院子,迎面遇见丹桂村村民骆良清。骆良清家就住在7月初漫破的杨星圩。他说:“10亩待收西瓜、2亩泥鳅池、20亩鱼塘、3亩桂花苗,本钱就花了7万多元,一破圩全泡汤了!”

沈村镇党委委员姚楠介绍,7月4日破圩后,骆良清主动要求镇干部安排自己当义工。像老骆一样体力尚好的受灾群众中,有20多人一上岸便转身当起救灾的义工。

“天灾,没办法。只要人在,就什么还会再有!”骆良清边说边启动装满棉被的电动三轮车,奔往安置点而去。

(新华社合肥7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连日来民革宣城市委会个支部的党员踊跃向洪涝灾区捐款

连日来,民革宣城市委会7个支部的党员踊跃向洪涝灾区捐款捐物。图为7月11日下午,第四支部向宣州区养贤乡捐赠总价值近万元的大米、食用油、衣物等救灾物资。 &nbs...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2016-07-13 09:56
送别抗洪战士2016-07-13 22:48
评论:(“只要人在,就什么都会再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