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参加者章勇李何杨立寂寞沙洲编者宣城精神是一个社会文

来源:皖南晨刊 2013-06-20 03:49   https://www.yybnet.net/

参加者:章勇/李何/杨立/寂寞沙洲

编者:宣城精神是一个社会文化学概念,表现为一个地区的灵魂,主体是人。文化形态总是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精神总是体现于深层次的阐释因素,同时,它与时代对应与对接,蕴含着说不尽的话题。今天,特请对“宣城精神”素有研究的市委党校伍万云先生主讲,大家积极参与。

伍万云: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展现,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灵魂支柱和动力源泉作用。作为皖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宣城精神的诞生体现出它的内在思路、时代性和现实言说能力。

2013年1月23日,中共宣城市委《关于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期宣城精神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宣城精神”:新时期宣城精神集中体现为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坚韧不拔、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肝胆相照、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作为宣城市精神文明的顶层设计和精神境界的制高点,宣城精神将对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深层次影响?如何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期宣城精神?为我们进一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跨越崛起,富民强市提供了不竭动力。

至于这场讨论,我认为应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新时期宣城精神的内容

伍万云:“宣城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 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就是敢想敢干、敢试敢闯,敢于在理念、思路、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宣城现有条件和国家既有政策,宣城市要独自创建一所本科院校,几无可能。合工大花落宣城,就是市委市政府敢于担当、打破常规、抢抓机遇、另辟蹊径,打破现有体制机制束缚,创造性地采用市校合作“交钥匙”模式。开创了高等教育发展市校合作共赢的新路径,被教育部领导誉为“是将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优势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是高校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宣城市由此一跃成为全省第二个拥有“211”工程大学的城市,宣城的城市形象和品位迅速提升。实践证明,没有这种创新和担当的精神,合工大新校区不可能花落宣城市。

坚韧不拔、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体现干部的胆识和毅力,是徽商精神的传承与积淀,更是对宣城干部气质和作风的新要求。宣城提速发展面临许多躲不开、绕不过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只有始终坚定信念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只争朝夕的干劲苦干、勇往直前地去争取胜利,才能破解一个又一个发展瓶颈,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肝胆相照、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现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更是合作经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们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宣城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结合宣城实际,创造性提炼出肝胆相照、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既是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优良传统,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团结合作格局。在合工大宣城校区建设中,有60多个参建单位、4000多名建设者,展开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格局。从市四大班子到相关部门,都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主动作为,步调一致,肝胆相照,精诚团结。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带头,重心下移,现场指挥,身先士卒。相关单位开设绿色通道,做到无条件服从、无缝隙对接、无阻力落实。合工大宣城校区建成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为了同一个目标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全力奋斗史。

吃苦耐劳、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自2000年撤地建市以来,宣城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越200亿、300亿、400亿、500亿、700亿元五级百亿台阶;财政收入由2000年10.4亿元一跃增长到137.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5152元增长到20477.9元,年均增长20.7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2288元增长到9036元,年均增长20.23%。水阳江下游“开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立,合工大宣城校区投入运行,国家级绩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和5A级景区龙川核准批复,等等。这一系列成就是近年来全市上下谋发展、抓发展的干事创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提神提速提效的具体实践,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自我加压、不甘落后、乐于奉献、成绩面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锐意进取、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工作风范的集中彰显。宣城的历史和现实证明:宣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立自强,更离不开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精神的支撑。

李何:伍老师已经很详尽地表述了“宣城精神”的内容,让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宣城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显然。这四个方面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请问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伍万云:新时期宣城精神的内在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创新是灵魂,体现了解放思想的精神状态。拼搏是精髓,体现了敢打硬仗的精神风貌。合作是基础,体现了团结奋斗的精神境界。奉献是特质,体现了无私忘我的精神品质。

李何:宣城精神体现出结构性,在时代的风云中具有生长性、变异性、前瞻性,是宣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智力支撑。

章勇:宣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城市,厚重的历史渊源,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景色,是宣城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宣城建设和发展的智力源泉和不竭动力。

提倡“宣城精神”一说,无疑是新形势下城市执政者和广大市民所需要的一种文明的提升。因为城市精神,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其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

杨立: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

新时期宣城精神的启示与现实意义

伍万云:“宣城精神”不是一个简单结论,而是一种深刻启示。一种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过去成就的总结,更在于它对未来工作的引领。当前,宣城市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美好新乡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等政策叠加的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产业层次低、创新驱动能力弱诸多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关键时候,特别需要一种精神来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引领发展。其启示:

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宣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发展史,我们的思想解放到哪里,我们的创造力、凝聚力就发挥到哪里,把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可行”。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加速推进期,改革发展攻坚期,以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挑战,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新时期宣城精神,顺应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不犹疑、不争论,敢想敢试,不断用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用改革的办法打破常规,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以昂扬的斗志、创大业的眼界和胆识,追逐理想,不断去挑战“跨越崛起,富民强市”征途上一个又一个新高度,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杨立:宣城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结合宣城实际,把宣城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凝聚起来,进行核心提炼与准确概括,打造出“敢为人先、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新时期宣城精神。

为了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再接再厉,实现跨越崛起的宏伟目标,特别需要将“宣城精神”努力贯彻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展经济、提高市民人均GDP指标,提高物质性生存质量。在强调“物”的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物”的质量,“物”的审美价值。二、提高市民个人素质,塑造宣城市民的公德精神、公民精神和时代精神。三是开掘历史文化宝藏。宣城人文历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富。明清时宣城即为皖地文坛一大重镇,而清初的宣城则为全国诗坛中心,代表诗人施闰章、高咏、梅庚、梅清、梅文鼎、沈泌等。古有李白、谢朓、梅尧臣,现代有胡适、汪静之等。如今,在新时代的宣城,又有一个立足宣城并辐射全国的“滴撒诗歌”群落横空出世。她坚持“恢复宣城诗歌传统”的宗旨,努力“加入中国新诗的风雨进程”。它们共同支起了宣城城市精神大厦的脊梁。

伍万云:今年年初,市政府提出:以“招商引资年”、“工业突破年”、“项目推进年”、“城市建设年”、“交通会战年”为抓手,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再接再厉,实现跨越崛起的宏伟目标,特别需要大力弘扬“创新、拼搏、合作、奉献”的“宣城精神”。为此:一要把新时期宣城精神蕴含的拼搏、奉献精神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讲拼搏、讲奉献就是要咬紧牙关地苦干。当前,宣城市面对的任务仍然艰巨、承担的工作十分繁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动摇,领导干部特别是在座的各位领导要带头实践,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践行新时期宣城精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分夺秒攻克难关,勇往直前夺取前进道路上新的胜利。拼搏和奉献,还需要坚强的意志,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以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完成任务,无怨无悔奉献汗水与辛劳。做到“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一个岗位树立一个形象”,扎扎实实地用拼搏奉献精神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为秀美宣城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二要把新时期宣城精神蕴含的创新、合作精神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自强不息的创新、合作精神是新时期宣城精神所蕴含的时代品质。时代呼唤创新和合作共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在宣城经济社会建设中,必须以新时期宣城精神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始终以创新、合作的精神来面对各种问题。在压力和制约面前,不故步自封、不按部就班、不抱残守缺,以新思路积极应对新形势,用新办法破解各种新难题和新矛盾。我们要深刻理解新时期“宣城精神”的实质,勇于突破常规解决难题,善于另辟蹊径化解矛盾,积极寻找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最有效的方法,凝聚全市力量形成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合作共赢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国家级园林城市、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示范区以及招商引资、环境优化、民生保障等工作,促进宣城跨越崛起、富民强市的目标早日实现。

寂寞沙洲:宣城精神这个问题,对俺这个农民来说太大了点。做个良民,好好生活。

李何:乍一看,是“大”了一点。但它渗透于每个人的血液浑然不觉,现实中的人谁没有精神?包括个人精神和时代精神。你的“做个良民,好好生活”也是一个精神嘛。总之,做人总得有一点精神,宣城精神就是其中之一,不同的只是,宣城精神多了一点集体主义。

章勇:宣城民风厚实,虽然精神内涵丰富,但彰显不足,表现不够,因此还需要高度和创新的表达理念。多少年来,宣城历经苦难和庸常,长期处于不良发展状态。自从撤地建市以来,宣城已经成为越来越开放的一座城市。如今,在农村,农民早已摒弃原始的耕作方式,从外地引进先进机械,发展起了丘陵地带的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新人新风尚亦是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富于创新精神的宣城人民,还大力发展宣酒产业、竹木产业、粮食产业等支柱创业,发展地方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大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勤劳朴实的宣城人民为了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追求幸福安康的生活,正以开放、包容和革新的思想努力工作,锐意进取,顽强拼搏。

宣城距离长江百余华里,长期肩负着长江以南城市建设的重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里成了江浙沪闽的客商投资兴业之福地,文化产业也是蓬勃发展,央视众多大型文艺活动都曾在这里展示精华。

历史是城市的血脉,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宣城作为文化古城,整体提高城市的主体,已经迫在眉睫,只有让城市精神成为全民的生活习惯,才能提高全民的自身素养,不断形成社会行为,而不是政令行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宣城精神”必将成为一种城市文化品牌,在市民心中确立和坚守,成为宣城的一道最美风景线。

donghm36115

母爱(城雕)

■程多宝 摄于杭州

新闻推荐

引领MPV强势崛起,艾力绅锋芒毕露

根据乘联会数据,1-4月份,全国累计生产MPV车型402300台,同比累计增长144.8%;累计销售398768台,同比累计增长139.39%。如果说前几年是属于SUV的“激情时代”的话,那么,随着汽车产业的完善发展,属于MPV的春...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宣城的叫卖声2013-06-25 21:47
猜你喜欢:
评论:(参加者章勇李何杨立寂寞沙洲编者宣城精神是一个社会文)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