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溪县十字镇的新和村,有这样一户贫困家庭,一家三口手持三本残疾证,但是在艰难困苦面前,一家人并没有沮丧和气馁,在村里的帮助下,今年他们新盖了牛舍,养起了小牛,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7月6日凌晨三点多钟,前半夜的雨已渐渐停歇,只听到屋檐下滴水的声音。这时候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村民紫国良,被清脆的闹钟声叫醒,他连忙起床穿好衣服,生火烧饭,然后扒拉了几口温热的稀饭,来到自家牛棚前,牵着牛,走过湿漉漉的小路,向山边走去。走到山边,四头小牛来到草地上开始吃草。看着忙碌的紫国良,你很难想像这是一个已经中风近十年的病人。当日,记者来到紫国良家时,他放牛回来正忙着修建牛圈。一提到刚买回来不足一周的几只牛崽,他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兴奋的神情。腿脚不方便的他,坚持要带着记者去看看他养殖的几只小牛犊。
“这几只小牛犊是我们日后的希望,现在想想前几年最艰难的时候,都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把日子过下去的。”回忆起刚刚中风时候的生活,紫国良感慨万千。在紫国良中风之前,由于妻子精神残疾,儿子与人沟通方面也有些困难,全家靠他一个人在外打零工、在家种田生活。突如其来的中风,让紫国良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全家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新和村村委会了解到紫国良家里的情况,很快上门看望了紫国良,安慰他安心养病,并通过多种渠道给他送去了慰问和帮助。2014年全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开始后,紫国良成为了贫困户。
紫国良觉得不能这样一直靠救济生活,几年来,他种了一些田,偶尔打打工,和妻子儿子上山砍竹子出售。在身体渐渐好转之后,紫国良就开始思考究竟该怎样继续以后的生活。村里看到他家的情况,把他的儿子介绍到附近的粉丝厂上班,一年的收入能达到两万元左右。一家人吃苦耐劳很快得到回报,全家搬进了新的小楼。170平方米的房屋,整洁的瓷砖地面、明亮的一楼客厅、木质旋转楼梯……这一切反映出这个残疾家庭的勤奋和努力。
听说特色种养会有相关补助,紫国良想到年轻时曾经养过牛羊,准备干回自己的老本行,但是购买小牛的数万元资金却让他犯了愁。今年年初,村总支书记张宗平得知紫国良养牛的想法之后,给紫国良一些养牛的建议,并帮他申请了金融免息贷款,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我也打听过了,现在养牛无论是卖牛还是繁育小牛,行情应该还是可以的,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对我们家这么照顾,我们可不能缺了干劲!”今年年初,紫国良将四头小牛抱回家中,为了养牛,老俩口又搬回了原来的老屋附近居住,并重新翻盖了牛舍。看着在水塘里休憩的小牛,紫国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紫国良一家真的很不容易,虽然他们一家或多或少都有疾病,但是他们特别有干劲,一直在劳动。”新和村党总支书记张宗平告诉记者,命运多舛并没有让紫国良一家灰心丧气,他们乐观向上,觉得残疾人家庭并不比正常人家庭差,反而他们比常人更加勤奋,用异于常人的坚强和不屈,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新闻推荐
郎溪讯红旗村是郎溪县姚村乡的烟叶种植集中区域,种植烟叶已有10年历史了。近年来,该村将烟叶种植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