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讯(王祖清 文/图)“祖国乡村建美好,环境卫生第一条。房前屋后要常扫,烟头纸屑不乱抛……”为了劝导山民讲卫生讲文明,老林自编了顺口溜发表在他的黑板报上。
老林名思凡,73岁,住在郎溪县姚村乡鸦山村,与老伴经营日杂小店为生。小店就开在古郎川八景之一的“鸦山老街”之街口。老街的古风古韵已被岁月洗礼得了无痕迹,老林店铺门面墙上的黑板报却成了老街的一道靓丽风景。
当过代课教师的老林,有点文学功底,喜欢写打油诗。他不会玩牌搓麻将,唯一的爱好就是写写打油诗,用各色粉笔打扮那块宽1米、长5米的大黑板,宣传他认为值得宣传的东西,不定期更换内容。他的这一爱好已坚持了33年。每年,黑板都要用黑漆“开光”一次。33年用了多少盒粉笔,老林自己也不知道。板书工整大气,语言通俗易懂。劳动间隙,茶余饭后,进店购物,村民大都喜欢在老林黑板报前看一看摘抄的有关国策和法规,品一品“发表”在黑板报上的好人好事。
老林虽年逾花甲,但他的思想却一点不“老”,他的黑板报编排的内容能够应“时”应“景”,与时俱进。比如,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老林就出了“植绿造景、美化鸦山”的专刊。夏天,毒蛇出没,老林就在黑板报的显要位置温馨提醒上山劳动的山民:“夏天已到,毒蛇活跃。诸位注意,当心蛇咬。”
老林所在的姚村乡,是郎溪县唯一的山区乡,森防工作非常重要。秋季,老林自编了《防火歌》,“刊登”在黑板报上;冬季农闲,山民好赌,有的输急了上山偷毛竹,有的输惨了“输”了老婆(离婚了)。为了纯正乡风民俗,老林又在黑板上编了《戒赌》打油诗。
宣传文明新风,是老林黑板报的主要内容。山村里,谁家喜事新办,谁带头修桥补路;东家的儿媳孝顺,西家的孩子拾金不昧等等这样的新鲜事,老林会及时地在他的黑板报上予以表扬,礼赞文明新风。
老林的黑板报,还有一个“广而告之”栏目,快速传递办理《残疾证》等相关证件,及办理居保、医保等手续的消息,服务鸦山村民。还有“公益”广告,譬如:“每月30号,双沟(宣州洪林镇)来师(理发师)剃头,愿剃者请按时早来等剃。”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 刘文生 通讯员 汪维民 文/图6月28日早晨5点多钟,雨后初晴。郎溪县建平镇南山村青年潘伟开着他的“流动菜摊”——三轮电瓶车,沿着“村村通”一路吆喝,来到镇山王...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