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玉荣)省质监局日前公示拟下达2013年度安徽省地方标准第一批制修订项目计划,宣城市申报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范》名列其中。公示如无其他意见,省质监局将于5月底下达正式的项目计划,要求于2013年底前完成标准评审工作。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它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它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有助于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组织化程度。
当前,安徽省正在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皖南正在进行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综合标准化试点前准备工作,家庭农场由于其促进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等特点,在美好乡村建设实践中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发展势头较为迅猛。
目前,宣城市已有家庭农场1334个,“适度规模化”和“农民职业化”已成为家庭农场“制胜”的两大法宝。郎溪县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安排“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项目资金共计90万元,在全县优选10个家庭农场,每年为每个农场投入项目资金3万元,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建设,起到了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处于领先。
此次,郎溪县质监局、郎溪县农业委员会申报主持制定《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范》,得到省、市质监局的积极支持。据悉,该标准的制定将明确界定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管理要求和发展方式;通过量化的技术指标,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工作依据。
新闻推荐
据郎溪县工商部门统计,自今年4月16日该县第一户家庭农场成功注册以来,截至5月15日,郎溪县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已达101户,行业类型集中于“农、林、牧、渔业”,注册资本7825万元。家庭农场工商注册难题初...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