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郎溪“家庭农场”:热土地上竞风流

来源:皖南晨刊 2013-04-02 22:13   https://www.yybnet.net/

“农场主”,一个似乎很“小资”的名词,仿佛连结着一个很“美国”的画面:一位着装时尚精干的现代农民,优雅地享受着醇香的咖啡,他的背后是广袤的农场、大型的机械和美丽的奶牛……

郎溪县凌笪乡钱桥村钱晨家庭农场的女主人姚维荣也很“小资”:及肩的长发微微卷曲,合体的黑色风衣勾出娉婷的身姿,为我们送上一杯绿色清茶,手腕上的金色手镯悠悠晃荡。看着这位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美丽女农民,我们不禁感慨:这郎溪的家庭农场主,确实不一般!

姚维荣上了中央电视台

3月,初春的阳光已散发出灿灿的金光,照得姚维荣的几百亩山场,一片暖阳。庭院前的山地上,甫种下的黄金茶苗,才刚刚两三寸高,却也随着山风慢摇轻摆,颇有活力。黄金茶,顾名思义,像金子一般金贵的茶叶。姚维荣告诉我们,等这些小苗苗长成了,至少要卖上五六千元一斤,成色好的要1万多元一斤!这么高的价格让我们不禁咋舌。

黄金茶还是小苗苗,可姚维荣的160多亩白茶,却已经开始采摘加工了。捧着今春第一杯新茶,我们与打扮入时的姚维荣闲聊开来。

说实话,第一眼见到姚维荣,我们压根就想不到她是农民。可是当她把几百亩山场的生意经,向我们一一道来时,你不得不佩服:不愧是我们新世纪的新农民!

姚维荣2005年以前的生活,和大多数农民一样,她打理着几亩地带着两个孩子在家忙乎,丈夫从这个城市漂泊到那个城市在外打工。那几年的日子虽然还能过得去,可是夫妻俩却是聚少离多,苦多于乐。姚维荣总想,丈夫在外打工也不是长久的事儿,啥时夫妻俩能在一起,一起操持这个家就好了!2005年,钱桥村200多亩山场对外拍包,身为村妇联主任的姚维荣巾帼不让须眉,一举拍下。姚维荣是下定了决心,要让这个小家庭团圆,要让丈夫和自己一起并肩奋斗!

除了村里的200多亩山场,姚维荣又把紧邻山场的村民们闲散的山地租下来,整合到365亩,开始了她“家庭农场主”的生活。

茶园、林园、粮园、果园,姚维荣把自己的山场安排得满满当当,品种丰富。光靠夫妻俩当然忙不过来,采茶时、种树时、收粮时,姚维荣都要请来附近的乡邻来帮忙,一年光劳务工资要支付二三十万。让村民们多了份收入,姚维荣自己的收入当然也不会少。她种植的160亩白茶,每年最低要卖到三四百元一斤,最高能卖到1000多元一斤!成了“农场主”以后,姚维荣的家庭收入就“翻着筋斗”提高。2012年,300多亩农场共给姚维荣带来70多万元纯收入。“2013年当然不止70多万,等三四年后黄金茶长成,收入会更多!”姚维荣告诉记者。

姚维荣富了!但姚维荣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她还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屏幕里。2013年3月7号,央视新闻频道《聚焦两会·见证履职》栏目,对郎溪县家庭农场情况进行连线直播报道,姚维荣向全国的电视观众介绍自己如何经营家庭农场。姚维荣一下成了“郎溪名人”,姚维荣“火”了!

郎溪家庭农场“火”了

不光姚维荣“火”了一把,郎溪县也在全国范围内“火”了一把。2013年以来短短三个月,郎溪县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将近20多家新闻媒体的聚焦与采访,这个小小的皖南县城因为“家庭农场”而“火”了!

这都源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关键词——“家庭农场”。一号文件这样表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出台,鼓励发展家庭农场,而郎溪县目前已有216户家庭农场,全年纯收入达2600万元,家庭农场的人均纯收入是普通农户人均纯收入的4倍。家庭农场在郎溪的发展已有7个年头。

这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和郎溪县家庭农场的关系,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秘书长严虎最为清楚。

2012年12月8日,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到郎溪县调研家庭农场;2012年12月14日,郎溪县农委主任包德平和严虎意外被邀到北京参加“部分省(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严虎被邀请发言。严虎的发言分三个部分,一是郎溪比较早的认识到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性;二是郎溪的主要做法;三是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考。后来,严虎他们得知,农经司到郎溪的调研和这次召开的座谈会,都是为中央一号文件所做的准备工作。

郎溪从2007年开始发展家庭农场,到2009年召开郎溪县家庭农场现场暨研讨会,成立家庭农场协会。几年来,围绕粮食、畜禽、水产、林业、茶叶等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本来分散在各家各户的田地、荒岗向种田能手、致富能人集中,有效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2007年郎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95元,到2012年已达7480元,这翻番的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家庭农场的推动。

郎溪县农委主任包德平告诉记者,郎溪家庭农场之所以能与中央一号文件不谋而合,是因为这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农民发展的自然选择。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迅猛推进,很多进城农民将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抛在家乡。为稳定并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中央相继出台“两减免三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吸引了部分留在土地上的农民,他们将亲戚、村邻抛荒的土地“租种”过来,从自家的几亩田种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地。种植的规模化,必然带来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机械化,“家庭农场”渐渐形成。

但家庭农场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工商部门其经营主体无法得到有效确认,难以获得市场准入;家庭农场的大部分经营资金均为自筹,农场发展难以得到金融支持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2013年3月19日,郎溪县委、县政府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对于规范家庭农场管理,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提出10条意见。我们有理由期待,从今以后,我们的农民兄弟能以“职业农民”的经验、能力与水平,更快地走向未来农村的“金光大道”!

新闻推荐

宣城市四人候选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

本报讯(许俊)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目前已进入公示投票阶段,宣城市有四名候选人榜上有名,分别是: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刘祖根、钟山,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吕旻和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茆小琴。据悉,第三...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美好乡村美如画2013-04-04 03:57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郎溪“家庭农场”:热土地上竞风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