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乡村理发师王维兵,大门上锁,邻居说他早晨7点半就挎着理发工具,去杨午山剃头去了。追到杨午山,王维兵正在一农户门口,给75岁的村民王克发理发(如图)。王克发说:王师傅人好,给我们老年人剃头,上门服务30多年了。
王维兵今年66岁,郎溪县姚村乡青山村李家井村民组的理发师,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此手艺。年轻时因家庭成分过高等原因,没有娶妻,一直独居。2011年申报为五保户。如今,王师傅依然在干老本行,那些老哥老叔们每月都“指盼”着他上门剃头呢。
老哥老叔们的年龄段在70—90岁。年龄最大的是青山村杉树岭村民组的王启恒,今年95岁。给95岁的老人剃头,“麻烦”的程度可想而知。
西坡村何家湾的樊发富,71岁,中风,拄杖蹒跚。好不容易把樊发富搀扶到凳子上,患病的樊发富头昂不起来,不配合。要“修理”樊老的络腮胡子,要小心翼翼,剃个头,要小半天时间。还有,西坡村廖家湾的杨家升和王家兴,都是年近90岁的“老态龙钟”之人,为他们剃头,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保证“效果”,真不容易。
现今,青山村的7个村民组,外加邻村西坡村的5个村民组,王维兵每月要为86名老人服务,山道弯弯,已过花甲的王维兵还要走村串户上门剃头很辛苦。今年起,这些老人们主动上调了报酬:每人每次剃头6元,比以前多了一元钱。“换了别人,谁愿意这么辛苦地上门服务。”杨午山的王克发大叔感叹:“王师傅就是为我们服务来的。”
新闻推荐
郎溪讯(简新富 陈以彤)4月22日下午5点多钟,来郎溪县投资的江苏客商刘霞峰在郎溪县城办完企业有关手续后,急匆匆地赶到了郎溪县农村合作银行,向四川雅安灾区捐款1.6万元,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今...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