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项嘉)“我儿子每天用药,病情大有起色,渐渐学会说话了,感谢《皖南晨刊》的热心呼吁,但是儿子下个月就要面临断药了,家里实在无力支撑巨额治疗费用,眼看就要前功尽弃了。”4月11日,周可顺再次向报社拨打求助热线。
今年1月8日,周可顺曾带着先天残疾的儿子来到本刊办公室,呼吁社会能对他们这个特殊家庭给予关注。
45岁的周可顺,是郎溪县涛城镇涛城村垛塘山组居民。他的儿子10岁,因中枢神经障碍致身体行为失控,无法开口说话。周可顺的老婆患有先天性精神病,周可顺曾得过直肠癌,2008年手术后,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自周可顺癌症手术后,他们的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目前全家仅凭政府每月400元的低保来维持生计。
据了解,今年2月初,周可顺收到一些社会资助后,将儿子带到南京鼓楼医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可惜现已将所积攒的善款全部用完,万般无奈下,周可顺只能再次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莫要让爱的“成果”半途而废。
随后,记者与郎溪涛城镇涛城村村委会负责人进行了联系,核实周可顺所述情况属实。周可顺家的地址为郎溪县涛城镇涛城村垛塘山组15号,联系电话15395638421、7509919,如果有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周家情况,可以直接与他联系。
新闻推荐
4月20日,记者走进郎溪县家亓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只见经理邹光武正全神贯注的在精密仪器上检测锅巴。他告诉记者:“人的嘴巴是最‘刁\’的,我的食品决不允许有半点质量问题。”不顾劝阻,毅然捡起了“...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