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郎溪县十字镇双铺村来了几个爱尔兰洋小伙,他们在对村里林场的气候水文土壤条件进行了考察后,仅用7天时间,就和村里签下了承包460多亩四方林场的协议,开始搞苗木种植。几个月来,这几个洋小伙吃住在双铺村林场,每天平整土地栽树,吸引了当地不少村民前来看稀奇。村民渐渐发现,这几个洋小伙不仅非常能吃苦,而且将林场改造的与众不同:一株株绿化大苗竟然不入土,全部种植在一个个黑色的容器里。“不入土怎么栽得活这么大的树呢?”不少村民对此很是疑惑。除此之外,村民还惊讶地发现,这些洋小伙还很“抠门”,每天中午吃的很简单,不是盒饭就是炒面,而且请工人们吃饭,不劝酒,也只有几个普通的家常菜……
1
一片可移动的“森林”
3月14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位于十字镇双铺村的下四方林场的宣城华贵园林绿化开发有限公司展示园,展示园里处处生机盎然,鲜花朵朵盛开,广玉兰洁白无瑕,银杏树迎风招展……其中,最吸引人注目的是林场里新种上的树木并没有裸露的根系,而是生长在一个个黑色的容器里,每个容器的外壳像蜂窝一样布满了小孔。由于这些容器可以非常方便地搬运,记者巡走在其间,感觉穿梭在一座可以移动的森林里。
“利用这种技术栽培的苗木存活率基本可以达到100%。这个黑色的容器就是控根容器,能够将根系控制在容器内生长。用这种技术栽培的苗木在运输的时候不会伤害到根系,也不会失水,控根容器也是可以拆卸的,运输和移栽都非常的方便,而且树木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后在移植时有着极高的存活率。”正在树林里指导工作人员修剪树枝的该公司主管助理爱尔兰小伙摩根·凯森指着树根部通过翻译程曦告诉记者。
摩根通过程曦翻译向记者介绍:他今年刚刚24岁,家住爱尔兰都柏林,在大学主修的是国际商务和英语,目前在该公司担任主管助理,主要负责技术和市场工作。17岁那年,他就到都柏林的一个园林公司里勤工俭学了4年,有着一定的苗木栽培经验。2010年以来,他和几个伙伴们一起来到中国创业,先后在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多次调研,希望选出有适合气候和适合土壤的土地。2012年7月,摩根经朋友引荐来到郎溪考察,发现十字镇的气候和土壤和爱尔兰非常相像,就选定了这里。随后,他们很快就和双铺村签下承包460多亩四方林场的协议。经过近半年的搞苗木种植,目前,展示园的20多种树木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下一步主要就是扩大种植品种和种植范围,预计林场建设完成后将有近70种高档苗木。“中国的市场非常大,也充满了活力,我们也许可以在中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摩根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憧憬。
2
他们技术还真行
“这些老外对工作的要求可高了,连堆个土球都要来回压几次不说,还要看上去非常的整齐才行。”在林场里做技术工作的村民吴尔福一边拿着铲子给一棵苗木的根部培育土球一边说。吴尔福告诉记者,这个林场刚搞起来的时候包括自己在内的附近村民都来看热闹:“我们祖祖辈辈都生长在山里,什么样的种植方式没见过,就愣是没听说这么一点点土就能种活这么大的树。”
虽然不相信这么点土可以种活这么大的树,但是老外的展示园还是一点一点地建设了起来,直到看到一棵棵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大树,被种在了一个个浑身疙瘩、黑不溜秋的罐子里面的时候,老吴还有点疑惑,这树能活到明年开春么?转眼到了今年的春天,看到这些种在“罐子”里的树纷纷发了新芽,开了花,老吴不得不服气的承认:“不得不说,这些老外还真行。”在林场工作了几个月
老吴除了感叹这些老外的“技术还真行”以外,就是觉得这些老外对待工作非常的细致。吴尔福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刚来林场工作不久的时候,运来了一批银杏树,需要将银杏树栽培到控根培育器内。由于之前没有接触到这类技术,当时来自爱尔兰的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教他做。“培土的时候每30厘米需要压实并浸湿一次,直到高度达到90公分后进行压实,高度得用尺子量,多一公分少一公分都不行。有时候固定树木的绳子偏移了一点点,都会不厌其烦的重做一次,他们可真能吃苦,而且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该镇林业站副站长方全本从事苗木栽培多年,起初对老外的这种种植方式也颇感不解。经多次到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并和摩根等人交流后,他对这种不入土的栽培技术,也渐渐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栽培成本比直接种植在土里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病虫害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存活率很高,移植的时候费工费时很少。而且他们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习惯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技术和思维观念。”
3
这些老外有点“抠”
“这些老外有点‘抠\’!”采访中,当地不少村民这样告诉记者。据村民们介绍:这些老外在这儿办林场,每天中午都不回去休息。我们以为他们中午会弄点牛排什么“洋味儿”的来吃,就一起过来看热闹。结果发现这些老外中饭真能对付,叫的外卖不是炒面就是炒饭、盖浇饭,比我们中饭吃的还简单。而且也不喝洋酒和牛奶、咖啡,渴了只喝矿泉水。
“看似很抠,其实他们生活得很实在!”谈到这些老外的个人生活,在公司里担任翻译工作的程曦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摩根等人为了工作方便,去年请他帮忙就近在镇里租房时,只要求有卫生间就行。而前段时间他和摩根等人几次到合肥等地去会见客户,每次事情谈完后,到了饭点,客户要请他们留下来吃饭,摩根等人都以赶回来有事为由谢绝,只在回程途中,找个快餐店,一人一份蛋炒饭或炒面就解决了中餐。程曦还告诉记者,摩根等人虽然在平时吃饭什么的,看起来比较抠,但是饭后他们买水果却非常舍得,每人每天都要吃50多块钱的水果。本来他还好奇这些老外为啥这样,后来通过交流才知道,他们觉得多吃水果、蔬菜对身体比较好。至于还有什么和我们不一样的,那就是这些老外虽然比较爱吃中国菜,但他们还是会过10多天就跑一趟宣城市区和上海,去超市买一些牛排、沙拉酱什么的,回来按照自己家乡的风味做着吃。
谈起老外的“抠”,林业站副站长方全本也深有体会。这些老外来了后,方全本和他们互请了两次饭。“每次都是很简单的几个菜,老外吃的干干净净,虽喝酒但不劝酒,非常轻松。”方全本还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老外看起来比较抠,但是他们支付的工人工资可是很大方。“他们聘请当地村民来做活,每天工资都在150元以上,像吴尔福这样长期工作的工人月工资近5000元,比一般务工人员的工资高出不少。”
采访中,高大帅气的摩根通过翻译风趣地告诉记者,郎溪的环境让他觉得很舒服:“气候条件和家乡都柏林很像,而且空气很干净。”来中国几个月来,他已深深地爱上了中国菜,因为中国菜肴色香味俱全。“特别是205老面,加辣油和蒜末的那种瘦肉面,简直是太美味了。”
新闻推荐
3月31日上午,阳光明媚,苍松吐绿。国画大师张大千女儿张心庆及家族数十人,来到郎溪县凌笪乡侯村,给奶奶扫墓。张心庆老人说:“虽然解放后父亲没有能够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但是今天我代替父亲祭扫...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