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记者来到郎溪县飞鲤镇塘埂村种粮大户王文桃家时,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原来,他正在上网学习农田管理技术。“中央一号文件说要引导农户采用先进科技和现代生产要素,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我可不能落后,得抓紧冬闲这段好时光,学习一些新的农业管理技术,为明年春耕生产做准备。”
看到记者,王文桃打开了话匣子。2010年,王文桃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承包了500多亩田。自此,他在县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依靠科技种田,“甜头”是越尝越多。“只有良种良法才能种出好粮!每年刨去人工、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我要净赚二三十万呢。”王文桃高兴地说。
在仓库里,记者见到堆满了化肥等农用物资。“就要过春节了,家家忙着买年货,我也得给田里的小麦、油菜储备点‘年货\’啊!”王文桃说。“‘年货\’备足了,开春后小麦、油菜才‘吃\’得好,长得壮。”王文桃还告诉记者,每年,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就会为土地进行测验,他只需要在开春时根据测验结果进行配方施肥就行了。
记者随着王文桃来到他的麦田。只见麦田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长势良好,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向规模要效益,拼的就是科技。”王文桃说。“单是应用小麦深宽幅播种这一项技术的粮田,就能比常规种植粮田增产10%左右。”2011年3月,郎溪县投资50万元,在飞鲤镇塘埂村建了育秧工厂,让王文桃当厂长。说起育秧工厂的好处,王文桃是乐上眉梢。他说,工厂化育秧为机械化插秧提供了标准化、高质量的秧苗,而且省田、省本、省工、增产。再说,在外打工的村民只要将农田托付给合作社,从购种、育秧到插秧,一亩只要出110元的服务费,就不用操心了。他们不仅省了钱,而且省了好多劲。
近年,王文桃先后购置了5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3台中小型拖拉机。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带着自己的农机入社,还当了社长。“买这些农机,国家补贴了我十几万元。从来没想过有这样的好事。”2012年,王文桃被评为“省农民创业带头人”,他种粮的劲头更足了。“一号文件给我吃了个‘定心丸\’,我要继续扩大种田面积,凭着新技术,种更多粮食!”王文桃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3月9日上午,阳光灿烂。郎溪县凌笪乡的妇女在田野里挖野菜。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宣城市各地花红柳绿,春意融融。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更多的人耐不住“舌尖上的诱惑”,纷纷走向田...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