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土记者”李良高的幸福生活

来源:皖南晨刊 2012-10-11 14:42   https://www.yybnet.net/

10月6日上午,郎溪县飞鲤镇农民李良高又推着一辆旧自行车,夹着软面抄笔记本出门了。“李‘记者\’,又去采访呀?”邻居李书喜问道。“是咯。”李良高满脸笑容地答道。

说起李良高,在飞鲤镇可是出了名的“土记者”。1978年,他就开始采写新闻,足迹遍踏飞鲤镇的每一个旮旯,至今已有1000多篇新闻稿先后被省、市级报纸采用。

第一篇新闻稿被采用他高兴极了

1978年5月,初中毕业的李良高到圩堤上挑预备土防汛抗洪。一天,他看到当地一个70多岁的老党员陈长水和年轻人一样,起早摸晚地上圩堤挑土,十分感动,晚上回家便试着写了篇《70岁老党员上阵挑泥土》的稿子,第二天请了半天假专程送到县广播电台。没想到一天后,圩堤上的高音喇叭就播出了这条新闻。这下子可炸开了锅,圩堤上的村民纷纷都称赞李良高是个“小秀才”。

“那晚我半夜没睡着,很激动。”自此,李良高上圩堤就带着笔和本子,哪里有好人好事,他就抽空去采访,晚上熬夜写稿子,第二天送到20多里外的县城。就这样,10多天里,李良高采写了十几篇新闻稿,全部被县广播电台采用。

当了回“太平洋警察”

1982年7月的一天,湖大村村民庄永发到乡供销社买农药给秧苗治虫。当时一个女营业员正在和人聊得火热,便让庄永发自己拿。70多岁的庄永发大字不识,误拿了除草剂。回家一喷洒,第二天秧苗就卷叶了。庄老汉看着原本绿油油的秧苗渐渐枯萎了,心里难过极了。李良高听说了这事后,骑着自行车来到庄永发的田里,仔细地查看了秧苗,然后又向庄永发和村民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写了篇《不识字造成的损失,服务差给群众带来恶果》

的稿子,送到县广播电台。很快,县广播电台就播发了,并配了编后话。县、乡政府有关领导听到这条新闻后,立即带领有关部门到庄永发家现场办公,责成供销社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知道了这件事的结果后,我心里真高兴,觉得我这个‘太平洋警察\’当得值!”至今说起这件事,李良高依然很激动。

“我不富裕,但我很快乐”

一支笔,一个采访本,一辆自行车,这就是李良高30多年辛勤跋涉在新闻道路上的全部家当。翻开李良高的作品集,一篇篇新闻稿件道出了他对新闻报道的热爱和执著。由于李良高孜孜不倦、勤奋好学,见报的稿子由原来的“豆腐块”慢慢地大了起来,稿子的采用率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农活繁忙时,干一天活,累得腿疼胳膊酸,连走路都不愿迈步。但只要一听到有好新闻,李良高立即拿着笔和本,精神抖擞地去采访。晚上熬夜,更是他的家常便饭。

李良高两个女儿都在读书,妻子在当地一家制衣厂上班,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可李良高对新闻报道却乐此不疲。他感慨地说:“我曾被人讥讽过,写稿子影响农活也被妻子埋怨过,但我放不下写新闻。现在飞鲤镇政府很支持我,今年7月份奖励了我800块钱,还给我报销车费,‘土记者\’让我越干越有劲,我很快乐!”

新闻推荐

家门口挣钱

10月17日,郎溪县飞鲤镇村妇郝家玲(右一)在村里办的制衣厂做衣服。她高兴地说:“我在家门口每月也能挣到2000多块钱。”近年来,飞鲤镇大力发展镇...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园林城市入画来2012-10-11 04:15
灿烂的笑脸2012-10-20 04:14
猜你喜欢:
捐赠“慈善大礼”2012-10-25 04:13
评论:(“土记者”李良高的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