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四海:科普路上一尖兵
■汪显跃 文/图
在郎溪县新发镇,提到熊四海没有人不知道。24年来,他行走在田间地头、圩堤塘埂,辛勤耕耘在农村科普第一线。24年来,经他推广的农业技术不下60个,给农民带来收入1000多万元;24年来,在他的引领下,2000多户农民依靠先进的农业技术走上脱贫致富路,并过上了富裕生活。
A
“兵蛋子”变成科普员
1965年,熊四海出生在新发镇涧西村熊家村民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兄弟5个,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1980年,因家境贫寒,初中没有读完的他就辍学回家当起了农民。“那个时候,我虽然年纪不大,但干起农活来和大人一样,耕田、插秧、割稻,什么都干过。有时一天下来,整个身子都散了架。就是从那时起,我总想着能用科技种田少流汗多收获该多好呀!”3年后,怀揣着梦想,熊四海走进了绿色军营。在部队里,他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部队里有个图书室,一有时间我就去那里,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打靶归来。”部队4年里,熊四海通过自学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
1987年,23岁的熊四海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被安置到当地政府上班。1995年,他被推荐担任镇科协副主席,承担起全镇科普工作的重担。
B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在政府干过生产干事、林业员、农经员,但从事科普工作还是头一回。当时乡镇的科普工作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但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熊四海回忆说。
为使自己尽快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熊四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科技,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学,工作没有时间就下班学。而家里生活重担都交给了妻子,买书也成了他工作之余做得最多的一件事。“那个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块钱,除去生活费后,几乎都用来买农业科技书了。最多的一次花掉了半个月的工资。镇里没有科技书籍卖,我就到县城里买,有时候甚至为一本书还要跑上好几趟。”在谈到自己最初学习时,熊四海至今还记忆犹新。“科技有很多都是专业术语,我看不懂就把它记下来,然后向镇里和县里的农业专家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刻苦努力下,终于自学了农业种植、渔业养殖等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土”专家。
为让科普工作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切实发挥出科普的示范带动作用。熊四海对全镇的科普资源、科技人员及科学技术普及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与镇农业、林业、畜牧技术人员交谈,倾听他们对发展科普工作的意见。在反复调研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熊四海把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和指导上。
提高广大群众科学素质是科普工作的关键。为帮助广大群众走科技致富道路,熊四海把科技搬进村,以“三下乡”等活动为载体,以农民广场、村农民技术培训中心为平台,邀请市、县专家进村入户为广大人民群众讲解种植、养殖、卫生等科普知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种植、养殖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没有一支好的科普队伍和科普阵地,开展科普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为解决科普人员和科普阵地,熊四海跑站所,跑村组。“当时很多人还对科普员这一职务不了解,很多人更不愿意当科普员。”为此,他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与他们促膝谈心,为他们讲解科普在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农民致富中的作用,消除他们种田靠天收的观念,引导大户和能人加入到科普队伍中来。同时,熊四海依靠镇、村农民培训中心,建立起了镇村科普宣传活动室。目前,新发镇共有各类科普员45名,科普宣传栏12处。在做好科普培训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做好引导作用,鼓励和扶持大户,走科技富农之路。
C
倾心尽力助民富
新发镇紧挨南漪湖畔,境内塘坝众多,水面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塘坝都处于荒芜状态。为盘活水资源,做活水文章,熊四海多次深入到村组,向村民宣讲水产养殖知识,讲解发展水产养殖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组织当地10多名有志青年到邻近的江苏高淳、宣城等地考察学习。在他的引导下,花园村青年农民徐兵水等开始承包起当地的水塘和水坝,搞起了水产养殖。
熊四海常说:“帮人先帮志,技术是关键。”他积极给广大养殖户解困解难,每年定期聘请市、县水产养殖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培训活动,还常年深入到养殖户家中了解养殖户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帮助养殖户申请办理“星火工程”发展资金,并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指导。水产养殖户徐明富养殖的河蟹出现了少量死亡现象,他焦急万分又找不出原因,于是就向熊四海求援。熊四海立即来到徐明富的养殖基地,帮助他找原因。问题终于解决了,徐明富笑在脸上,喜在心中;村民陈小朱承包本村的庙坝河搞起了水产养殖,几年下来,养殖基地经营的红红火火。2006年,陈小朱想扩大规模,但还缺5万元资金。得知这一情况后,熊四海主动帮他联系镇信用社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D
让科技成为致富法宝
在熊四海的引领和指导下,新发镇的水产养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昔日无人问津的塘坝小圩,如今成了老百姓眼中的“金饽饽”。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没有自己的蟹苗和品牌,水产品出现了成本高和销售难的问题。为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熊四海决定自己尝试着干。2004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倾其所有以每亩400元的承包费承包了120亩水面搞水产养殖实验。为掌握蟹苗生长情况,他每天下班后,就一头扎到自己实验基地,仔细地观察,认真地记录。很快,熊四海掌握了蟹苗的繁殖和生育规律,解决了农民搞水产养殖外地调苗的难题。为提高蟹市场占有率,熊四海还在县水产站的帮助下,于2006年申报了“荡南湖”牌大闸蟹。由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全镇的水产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新发镇水产养殖面积达8500亩、从事养殖的农户有100多户,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500元,新发镇从一个不起眼的养殖小镇,一跃成为全县有名的水产养殖大镇。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今,熊四海正带领着他的科普队伍,在普及科学技术这条大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向军,1973年5月10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法律专业,本科文化。1996年7月毕业于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同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十字中心派出所、飞里派出所、幸福派出所任副所长、教导员、所长等职。...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