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从高考升学处于低洼到连年刷新高考录取纪录从每年数以

来源:皖南晨刊 2012-08-14 15:04   https://www.yybnet.net/

从高考升学处于“低洼”,到连年刷新高考录取纪录; 

从每年数以百计的高中学生外流,到如今外出学生争相“回流”;从离开到回归,从被舍弃到受追捧,这一“凤还巢”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郎溪县的教育振兴之路。

曾几何时“孔雀”纷纷东南飞

“前几年不仅仅是‘尖子生\’,就是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也不惜花高昂的择校费,到宣城、合肥、芜湖等地的高中学校去读书。主要还是我们的高考升学率不高,家长不信任。”在郎溪县教体局采访时,在教育岗位工作了20多年的钱春生,说起当年高中招生时所遭遇的窘况感慨万分。“2007年前后,县里有将近一半的高分段学生到外地读高中。”该局基教科李来生科长回忆当年的招生难,更是满脸尴尬。据李来生介绍:那几年,每年中考前夕,家长们纷纷打听哪个地方的高中在招考,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到合肥、芜湖、宣城赶场般的参加特招班、特长班考试。为了留下好的生源,打一个翻身仗,每年未到中考,郎溪中学就派人到各所中学摸底,锁定“尖子生”,上门与家长沟通,希望他们能将孩子留在郎溪中学读高中。“那时真的很无奈,即使一次次地上门做工作,想尽了办法,成绩好的学生留下来的还是很少。”郎溪中学、梅渚中学等众多曾经多年参加中招的老师,每每回忆当年的招生难,都忍不住欷歔不已。 

据了解,郎溪县高中生外流,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2007年前后,该县将孩子送到外地读高中更是“蔚然成风”。其中,宣城中学附近的一条街因住了很多郎溪的学生和陪读的家长,被戏称为“郎溪一条街”,该县高中生外流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当年我把孩子送到宣中时,孩子还很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妻子只好辞掉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硬是在宣城陪读了三年。那时候郎溪中学要是有现在这么好,我肯定不会送孩子到宣城去读书的。”该县王先生感叹道。““我儿子初中学习很好,中考的成绩也很不错。为了让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我千方百计地把他送到合肥读书。可是儿子不适应住校生活,从高一的第二学期开始学习成绩就下滑,后来简直跟不上了。儿子不仅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反而变得孤僻了。”刘女士至今说起儿子当年在外地读书,依然是满心地愧疚和无奈。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

“我们不能对家长说三道四,更不能指责其他高中学校抢生源。要想满足郎溪人民的需求,郎溪的教育必须强身健体,壮大自己的竞争力。”郎溪县一位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一语中的地说。 

近年来,郎溪县在教育投入上逐年增加,使得郎溪的教育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仅小学生人均校舍面积就达到20.8平方米,2008年以来郎溪新增校舍面积11万多平方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广大农村特别是姚村、凌笪、东夏等偏远地区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郎溪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后在38所学校建成卫星接收站点38个,多媒体教室350个,实现了远程教育在全县农村中小学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县投入7000多万元,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舍安全系数均达到7度设防标准……与此同时,郎溪县教体局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名师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打造高效课堂;强化常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从而为提高郎溪教育腾飞提供了有效保障。 

2009年,郎溪县投入2个亿,科学规划,高起点地建设了郎溪中学新校区。如今,走进郎溪中学新校区,但见校园内姹紫嫣红、绿树成荫,休闲区的石凳长椅上、林荫小径上到处都有学生怡然漫步的身影;运动区的环形跑道上、标准足球场上、篮球场上、羽毛球场上,到处都有学生生龙活虎的身影;教学区的图书馆、阅览室、教室里,都有孜孜不倦学习的学生;生活区里环境清幽、和谐安宁,学生犹如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的硬件设施、特别敬业的优秀教师团队,让学生、家长享受着郎溪教育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选择留在郎溪中学读高中的孙梦琪很庆幸当初的“留守”决定。他的父亲更是逢人便夸:“郎溪中学教育质量提升很快,费用却比在外地读书少很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我为啥要舍近求远呢?” 

财政投入彰显的是政府的执政责任,而创新体制机制,快速做大做强教育,展示的则是郎溪县委、县政府不同寻常的执政智慧和改革胆识。为激活各类资源发展教育,该县确定了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多元主体、多种形式兴办教育的改革发展方针,使得民间资本纷纷进军教育领域。如今,郎溪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无不活跃着民间资本的身影。江南职校、励志中学“冲击”着郎溪的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成了郎溪教育蓬勃发展的“加速器”。 

从教师队伍的打造,到学生成才选择的多样化,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民办教育充满勃勃生机,不断创新的教育体制与机制,正激活着整个郎溪教育肌体的每个细胞,将高考这座“金字塔”堆砌的愈加灿烂。“我和我的同学在学校里快乐的生活,轻松的学习。”今年以638分考取南京大学的郎溪中学学生岑杨高兴地说。而岑妈妈也连连夸奖:“学校学习条件非常好,老师对孩子的成长非常负责,以前没法跟现在比。”

现如今翩翩凤凰纷还巢

栽好梧桐树,不愁凤来栖。郎溪教育的改革发展,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和坚决支持,也吸引了众多的学子。如今,留在郎溪读书、回到郎溪读书是学子们的首选。近两年,郎溪中学高一招生开始出现了“回流”的可喜现象,一些在外地就读的学生纷纷返乡,其中郎溪中学更是成了“香饽饽”:今年仅高一招生就录取了符合政策的“回流生”44人。“外出上学一年,就要花将近万把块钱,压力太大了。”回流生张同学的父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还有个70多岁的老母亲。家里的收入就是头十亩田地和我打零工的工资,一年满打满算也只能挣2万多块钱。儿子要是去外地读高中,一年的费用就花去了半年的收入。“现在儿子在郎溪中学读书,费用少了一半,我也轻松多了。” 

作为教育效果的“晴雨表”,高考成绩始终是家长的期盼,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下述一组数据足以看出近年来郎溪教育的快速发展:2009年,高校录取郎溪本科学生666名,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的达123名;2010年,高校录取郎溪本科学生592名,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的达126名(该年郎溪参加高考学生少于往年);2011年,郎溪县本科达线673人,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的达169名。 

与高中教育比翼齐飞的是郎溪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的累累硕果:近年来,郎溪中小学先后获得省、市级绿色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许许多多殊荣;通过订单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每年为各类用人单位提供专业人才500多名,中高职学生毕业就业率每年均在97%以上。 

从公办教育“一枝独秀”,到公办、民办并驾齐驱;从全县义务免费教育全面实现,到城乡教育资源逐渐实现均衡化;从高考录取纪录年年刷新,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成才就业机会,郎溪县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正在发生着质的裂变。 

路漫漫其修远兮,郎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郎溪县教体局局长席启安表示:“郎溪的教育承载着34万郎溪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郎溪的教育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前景美好,任重道远;唯有创新,郎溪教育才有出路;唯有发展,郎溪教育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郎溪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郎溪讯刘文斌李黎自今年起郎溪县十字镇在全镇开展

郎溪讯(刘文斌李黎)自今年6月1日起,郎溪县十字镇在全镇开展了计生“百日攻坚”,取得了良好成效。该镇每个月对全镇10个村及社区进行计生专项督查...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高考升学处于低洼到连年刷新高考录取纪录从每年数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