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里可谓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如今,村子环境好了,村民的心情也好了,干事有劲了,再也不吵架了。现在赵村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和和睦睦。”谈及村里的变化,今年65岁的郎溪县建平镇精忠村赵村新农村理事会会长汪新民感慨地说:“那时也难怪,茅厕盖在邻居的大门口,院墙把隔壁的出行路切断了,儿子、媳妇、婆婆、公公一大家人挤在三间小屋,哪有不吵架的哟!”
赵村有近60户人家,300多口人。原来村里不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道路泥泞,邻里之间还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纠纷,是个远近闻名的吵架村。2009年,该县把赵村作为新农村示范点进行建设。村子里成立了新农村理事会,村民推选了7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会员,汪新民担任会长。“虽然村民觉得建新农村是好事,但是真正要拆他们的卡子院墙、挡路的小屋,他们还是跟你脸红脖子粗,甚至跟你动手。”说起当时的难处,汪新民仍然满是酸楚。经过理事会一班人的不懈努力,该村先后拆除了20多个卡子院墙和挡在村路上的小屋,修通了“村村通”、“户户通”,道路两边栽种了绿树、花草;建了四个微型公园和农民运动广场,微型公园里种植了草坪,放置了健身器材和石凳、石桌,农民运动广场有篮球架、乒乓球桌;将环村的塘坝和河清淤、扩挖,栽种上菱角、荷花;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并且建了沼气池和卫生厕所,村子里的主干道安装了路灯;村子里建了垃圾池,每户门口都摆放了垃圾桶,聘请了一位环卫工人,每天定时保洁,现在村子里看不见垃圾和塑料袋……
如今,赵村还成立了糯稻专业合作社,将300多亩田建设成原生态种植区,生产的糯稻专供古南丰黄酒厂。现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雪天,村子里的农副产品都能够及时地运往各地。如今,赵村的老百姓口袋是着着实实地鼓起来了,年人均收入都在7000多块钱。村子美了,钱袋鼓了,村民们就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了。近几年,村子里出了10名大学生,5位村民开回了私家车。每当农闲时,“文化书屋”就坐满了人。原本打算在县城里买房的村民汪建国、奚安平说,我们村子这么好,比城市一点都不差,我们不想走了。
“我现在也常被那些婆婆、媳妇们吵着呢。”汪新民风趣地对记者说:“她们吵着要成立舞蹈队,说没有地方跳舞、排练。这不,我们准备投资20多万块钱,建一个休闲娱乐广场,再建一个公厕,增设路灯,进一步绿化,把我们村子建成升级版的美丽和谐乡村。”
新闻推荐
郎溪讯(刘文斌李黎)自今年6月1日起,郎溪县十字镇在全镇开展了计生“百日攻坚”,取得了良好成效。该镇每个月对全镇10个村及社区进行计生专项督查...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