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宣城 今日宁国 今日郎溪 今日广德 今日泾县 今日绩溪 今日旌德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今日绩溪 > 正文

尚书胡氏:以文得名,以商立身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10-24 03:05   https://www.yybnet.net/

胡松墓神道石翁仲。(资料图片)

胡松墓神道石雕马一对之左马。(资料图片)

宋朝文学家汪藻曾经这样评价安徽绩溪县境内的胡氏家族:“(徽州)邑小多士,绩溪为最。绩溪之氏,以族名者无虑百余,而学传子孙,胡氏为最。”在介绍了绩溪胡氏三大同姓不同宗的主要支派中的明经胡氏、金紫胡氏后,我们来看看尚书胡氏。

尚书胡氏的先祖,可上溯到北宋理学三先生之一的安定先生胡瑗。胡瑗的后裔散居在江淮一带的海陵、如皋、吴兴、兰溪等地。

南宋初期,胡瑗在吴兴的后裔胡清,迁居到绩溪县十都胡村(今绩溪县临溪镇高车村)。

胡清的第11世孙胡日严,又名胡福清。元朝末年,胡日严花费巨资,在绩溪县城的遵义坊购地造屋,把家搬到了遵义坊。所以这支胡姓人被称为遵义胡氏,因在明朝出了工部尚书胡松,又叫尚书胡氏。

但也有胡姓研究者认为,尚书胡氏是胡松支裔的称谓,奉胡松为一世祖;而遵义胡氏早在胡松前7代就存在了,尚书胡氏应是遵义胡氏的分支。只不过尚书胡氏的名气比遵义胡氏大,所以导致出现尚书胡氏就是遵义胡氏的说法。

尚书胡氏始祖胡松:

官至尚书,家族以此为名

尚书胡氏的先祖,可上溯到北宋理学三先生之一的安定先生胡瑗(另篇再讲)。胡瑗的后裔散居在江淮一带的海陵、如皋、吴兴、兰溪等地。

南宋初期,胡瑗在吴兴的后裔胡清,带着一家老小,跋山涉水,迁居到绩溪县十都胡村(今绩溪县临溪镇高车村)。

胡清的第11世孙胡日严,又名胡福清,字仁卿,好读古书,以礼待人,深受乡里敬重。元朝末年,胡日严花费巨资,在绩溪县城的遵义坊购地造屋,把家搬到了遵义坊。所以这支胡姓人被称为遵义胡氏,因在明朝出了工部尚书胡松,又叫尚书胡氏。

但也有胡姓研究者认为,尚书胡氏是胡松支裔的称谓,奉胡松为一世祖;而遵义胡氏早在胡松前7代就存在了,尚书胡氏应是遵义胡氏的分支。只不过尚书胡氏的名气比遵义胡氏大,所以导致出现尚书胡氏就是遵义胡氏的说法。

胡日严搬家到遵义坊后,他的儿子胡原在明朝定鼎之初进入仕途,曾任桂林府幕僚。

胡松是胡原的第六世孙,字茂卿,号承庵,明正德八年(1513年)在应天府考中举人,第二年进京赶考,高中进士,出任嘉兴府推官。正德十四年(1519年),胡松升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两年后任山东监察御史。

嘉靖元年(1522年),因为弹劾宁王朱宸濠的党羽内外为奸,祸国殃民,胡松被罢官。嘉靖六年(1527年),胡松被起用,出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次年,西北边事吃紧,内阁大臣桂萼推荐起用70岁的将领王琼。胡松认为不妥,上疏弹劾桂萼等,被谪为廉州府(府治在今广西合浦县)推官。

两年后,胡松出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布政司右参议,任上体察民情,昭平冤狱,深得民望。此后,胡松历任南宁兵备道副使、云南布政司右参政、贵州按察使、广东布政司右布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等。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胡松晋升为工部尚书。

伊王想拓宽在洛阳的王府,需要花费10万,想从朝廷申领这笔经费。伊王找到内阁首辅严嵩,答应事成后给严嵩两成好处。这事到了胡松那里,被胡松以“祖制”为由拒绝了,惹得严嵩很不高兴。

不久,朝廷准备让胡松任刑部尚书,严嵩从中作梗,此事不了了之。胡松遂称病辞职回乡。

胡松回到家乡后,致力于造福乡民。他号召在绩溪县城修筑东门长堤,以抵挡水患。老百姓为他立碑。

隆庆二年(1568年),胡松晋升为荣禄大夫,位居一品官阶。4年后,胡松去世,享年83岁。胡松著有《承庵文集》《弇州山人稿》。

据《绩溪遵义胡氏宗谱》记载,胡氏家族从胡松这一代开始分为四派:楫公派、格公派、柏公派、松公派。

胡松为官30多年,官至工部尚书,对族人有巨大表率和激励作用,并为族人的科举创造了良好条件。据统计,胡松、胡柏两大支派,仅在8代人中,儒宦人数就超过了110个。

胡柏在家经营生产,极大地扩大了以田地为主的家业,为胡氏家族的壮大提供了物质上的雄厚基础。

尚书胡氏经商有名

主要集中在医药业

自胡松以后,尚书胡氏在仕途上不再辉煌,反而在商业上打下了一片天地。

尚书胡氏始迁祖胡清,在临终时告诫子孙说:“男勤于耕耘,女勤于织纴。诗书无恶岁之名,礼义有丰年之实。”

明清时,徽州由于人口增长快速,而土地瘦薄、出产有限,徽州人不得不外出经商谋生,涉业医药、杂货、木材、茶叶、绸布、徽菜、笔墨文具等,形成了独特的徽商文化。

尚书胡氏族人除胡松外,为学、为官者少,立身社会的,大多是商人。部分人在外经商颇有成就,尤其以医药业较为突出。

据有关文字记载,尚书胡氏最早从事商业活动的是胡名教。

清乾隆年间,胡名教在绩溪县城东市开设万各斋药铺,又在南关开设太和斋药铺。胡名教经营有方,日子过得很是舒坦,让人羡慕不已。不过,胡名教富裕起来并没有忘记做慈善,他悯贫抚孤,仗义疏财,急人之所急,深得大家尊重。

胡名教之后,嘉庆、道光年间,胡名泰在休宁县屯溪镇(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创设资生药店。胡名泰克勤克俭,惨淡经营,又经过儿子胡定煦、孙子胡位周的努力,资生药店成为屯溪的一家百年老店。

胡位周,字佐岐,同治九年(1870年)的拔贡,清末曾任江苏镇洋县(县治在今江苏太仓市城厢镇)知县。

辛亥革命后,胡位周弃官在家,守着资生药店,过着闲适的生活。但一场突然而至的劫难,让一切都改变了。

1929年3月底到4月中旬,安徽贵池丁香树地方武装朱富润(又名朱义材,在拜把兄弟中排行第五,人称朱老五),带领100多人,号称“天下第一军”,攻入徽州,进抵屯溪。

4月4日,因屯溪富商承诺的枪支没到位,朱富润下令放火烧商铺。6日上午,又火烧屯溪商业繁荣的老街,导致几千家店铺、民房被毁。

这一场大火,不仅把资生药店毁于一旦,还让胡位周丢了命,他多年苦心搜集的金石书画和寸缣、汉瓦等,也一同被毁。

尚书胡氏众多族人因为经商而迁徙他乡,并在各地购置产业定居下来,繁衍后代。至今,难寻他们后代的情况。

而聚居在绩溪县城的尚书胡氏族人,却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遭受了灭顶之灾。

那年,太平军攻下绩溪县城,胡氏家族死的死,逃的逃,元气大伤,衰落不振,难以恢复。

据胡氏研究者调查,如今居住在绩溪县城的尚书胡氏后裔很少,迁徙外地的后裔也难以联系。

文/黄勇

特别致谢: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新闻推荐

国网混改提速,近86亿加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记者|席菁华编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混改再进一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官微消息,9月8日,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尚书胡氏:以文得名,以商立身)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