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认真贯彻环保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举,从源头把控,以减量化、资源化为重点,大力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100%,环境质量居全市前列。先后荣获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等称号。
绩溪县立兴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化工中间体的企业,企业每年生产近万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盐渣等固废。该企业严格按照市、县环保部门要求,在源头上减少固废产生量的同时综合利用已产生的固废。为了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企业在投产之初就投入800多万元,安装了9台干燥设备和一套化学处理设备,将工业盐渣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转变为工业副产品盐,实现了工业固废的再次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固废的产生。目前该企业正积极响应环保部门关于淘汰高污染燃料政策要求,“煤改气”正有序进行中。“煤改气”实施以后,企业将不再产生煤渣,并从源头上减少了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
企业负责人黄绪民告诉记者,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循环再利用为主,其中氯化钠经精制后得到了副产品盐,燃煤炉渣可加工制成建筑材料,该企业每年出售一般固废达4000多吨,带来近50万元的效益。对于危险固体废弃物,该企业设有专门的堆料场,并且联系省内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在危废转移后将转移联单及时报送到县环保局,并建立了危险废弃物管理台账。
记者了解到,绩溪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是锅炉废渣和矿山废石。从2014年起,县城建成区禁止新建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乡镇不再新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连续4年逐步淘汰改造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减少用煤量,各企业产生炉渣全部外售用于制砖。同时,以减量化、资源化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11家企业实施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督促企业减少现有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源头控制全县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2016年,全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06万吨,综合利用量7.6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4.6%,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100%,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
“县环保局自每个项目落地之前都会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审查,如果这个项目危险废物产生量比较大,又无法进行减量化的消纳处置,我们会把这个项目给拒绝掉,让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落户绩溪。”绩溪县环保局副局长张振国告诉记者,县环保局严格落实源头把控的原则,项目落户后,县环保局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日常监管,坚持两周检查一次。
新闻推荐
叩山听水品绩溪,拜石问道读伟人。6月上旬,有幸参加省散文家协会举办的“品读绩溪”采风活动,才算真正领略到“烟雨江南,水墨徽州”“山水人文,徽韵绩溪”的内涵。尤其是走进鄣山大峡谷,隔着上亿年的历...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