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玉莲
A
旧站的历史贡献
黄山站建于1981年,1987年更名为黄山站,隶属上海铁路局芜湖车务段管辖,现为二等站。作为皖赣线上的一个站点,黄山站为皖南山区尤其是黄山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车站设有2个站台,站线全长825米,1984年投入运营,自建站以来先后三次进行改造。正在使用的黄山站是2007年春运前改造完成的,候车室比原来扩大近一倍。
黄山站副站长程惠敏介绍,2012年,黄山站共有13对客车,到2016年底只剩下9对。2015年7月1日,绩溪-景德镇6091次列车正式停运;2016年1月10日,黄山最后一辆绿皮车黄山-南京7101\2次列车停运,黄山市绿皮车时代划上句号。
这5年来,车站发送客流从2012年的99.8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78.3万人。同时,车站工作人员也由2012年的203人减少到119人,减少的人都去了黄山北站,包括黄山北站党总支书记李晨辉。
B
“小蜗牛”与“兔子”赛跑
“我还记得以前那趟由绩溪开往景德镇的6091次列车,1991年开运的时候是人货混装,即前面5节车厢运货,最后一节载客,后来才成为纯旅客列车。虽然只有7个小时车程,但是一路上有27个车站,基本上是逢村必停。而且这其中22个乡村小站没有售票业务,一趟车上有70%的乘客都是上车补票,最短路途从浮梁站到景德镇只需1元钱。”李晨辉说,如今有了高铁速度,黄山北-合肥,原来普快列车需6个半小时,现在只需1小时40分钟;黄山-北京,原需20个小时,现在只需6个半小时;黄山-福州,原需14个小时,现在只需2个半小时。
C
新站屡创新高
作为黄山北站党总支书记,李晨辉在车站开始联调联试时就去当了排头兵。
黄山北站距中心城区15公里,当时区域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周边配套设施稀缺。联调联试前期,车站站房没有正式移交,尚不具备入住、使用条件,李晨辉带领同事一起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公交不通、出租车不愿去,他就坚持开私家车接送异地工作的同事;不通水电、不具备开伙条件,他发动黄山本地职工每天上班从家带几瓶水,喝完用完后,中午再去距车站最近的5公里外的小饭店灌水,下午接着用。如此循环往复,大家一起坚持了很久。
如今,这些都已成往事,黄山北站日均客流从运行初期的3000人达到1万人,开行列车62趟(含周末线2趟)。今年1-6月,客流到发量182万人次,今年4月23日更是达到高峰,到发1.9万人。同时,北站周边的配套也日渐完善。
新闻推荐
绩溪讯(汪文静特约记者程渡生)截止到6月底,绩溪县超额完成今年全县14名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目前这14名儿童已落实治疗机构、治疗费用和治疗监护人。为更好地推进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项...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