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平老家在绩溪,1984年学校毕业之后来到当时的徽州气象局(今黄山市气象局)工作,2003年来到位于光明顶的黄山气象管理处,在山中一待便是14年。“最开始干的是测报员的工作,就是负责收集汇总所有的气象数据。后来我转到预报员的岗位上,结合工作经验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准确的天气预报对外公布”。虽然仅是简单的分析二字,但是这其中却凝聚了刘安平数不清的工作辛劳和压力。黄山风景区是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地,对天气预报准确率有着更高的要求。要做出准确的气象预报,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需要在繁杂的海量数据中抓住天气变化的规律,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累积和沉淀。除了预报天气状况、温度和风力等,刘安平和同事还增加对黄山景区日出和云海的预报,特别加强对灾害性天气如暴雨雪、雷电等预报,确保山上工作人员和广大游客的游览安全。
在刘安平的办公室内,我们看到了一整套气象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其中他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研发的一套雷电监测预警系统,这是目前国内首创同时也是独创的一套能够提前预报雷电的系统,填补了我国雷电预报的空白。依靠这个系统,可使黄山风景区的雷电预报提前15-30分钟,预报“准确率”达到90%或以上,提高了对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力度,同时还可将信息共享给索道等单位,以帮助索道工作人员提前对索道采取预防措施,大大提高了索道运行的自主性和安全性。自投入使用后,景区内工作人员遭受雷击事故降为0。
黄山云海可以说是黄山最变幻莫测的景观,很多游客来黄山,都为观看到云海景观而欢喜雀跃。捕捉这种视觉奇观,需要足够的经验和耐心。而在刘安平的眼中,云海也成为了可测可预报的气象。在他的工作日志上,收集记录了各类与云海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云海成因、云海与季节的关系、云海与天气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将十多年来拍摄到的不同天气状况下、不同地点、不同形态的云海照片收集汇总,为黄山云海的测报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就这样,刘安平和同事成功地研发出黄山云海精细化预报系统。现在,黄山气象网站每三小时更新一次云海预报,游客们能够轻松地查询到两天以后黄山各处的云海可见概率。
如今,刘安平心中还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借用大数据作分析,进一步增加黄山的景观预报,比如对黄山秋景、冬雪等季节性景观进行预测和播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预报服务。
程秋萍
新闻推荐
绩溪讯4月30日下午,绩溪县上庄毓英学校联合镇关工委邀请县司法局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法制教育讲座。县司法局讲解员从当前的校园安全状况入手,结合一些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案例,通过联系实际,以案释法,...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