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徽墨的赞誉。徽墨遇水而化,遇纸却不晕,可以大气磅礴,也可以涓涓细流。在绩溪有着这样的一座家庭作坊式的制墨厂,制墨厂远离城区依山傍水,因为很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厂长汪国平与徽墨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使古老的徽墨制作艺术焕发出绚丽的风采。
传承,电影放映员成“墨人”
十月的绩溪,是个多雨的时节。记者来到了汪国平的曹素功敏楠氏墨厂,这是一个有些年头的制墨厂,若不是走进大门便钻入鼻孔中的阵阵墨香,你会觉得这只是个普通的农家院落。信步其中,四下观看,一边描金车间里,一排女工正给手里的墨描金添彩,屋内很安静,只有偶尔用刀片刮淤金的细小摩擦声,和窗外的雨滴声。
“成为‘墨人\’对我可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已经耳顺之年的汪国平谈到与墨的结缘,依然感慨万千。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汪国平在大源乡担任电影放映员的工作,“那时候乡电影放映员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不仅工作轻松到月就有工资领,还天天这村请、那村邀的,油水颇多。”
当时他对墨的了解来自于妻子曹素琴。八十年代中期,绩溪县胡开文墨厂与上海墨厂联营期间,曹素琴是绩溪县胡开文墨厂的技术员和质检员,作为墨厂的技术骨干之一,对徽墨制作过程中的点烟、熬胶、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等工艺十分熟悉。谁知没有几年,因经营不善和体制等原因,原本红红火火的绩溪县胡开文墨厂竟然停产关门,曹素琴等人被迫下岗回家。
眼见好好的墨厂就这样一下子关门歇业,妻子下岗,此时的汪国平却突然对制墨感兴趣起来,而下岗在家的妻子也萌发了自己在家开办墨厂、志承祖业的念头。
“当时想着决不能丢掉祖业,要想办法把老祖宗的制墨手艺传承下去。同时我个人也觉得徽墨的前景是光明的。”于是,1987年的春节,夫妻俩一拍即合。
发愁,意外的“第一桶金”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办厂又谈何容易,既没有资金和厂房,又没制墨工具,那段日子里,用汪国平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夫妇俩可谓是整日里为筹钱而发愁。”
而当“曹素功敏楠氏墨厂”正式挂牌后,夫妇俩又为墨的销量而发愁。办厂伊始,为确保墨的品质和档次,汪国平继承祖法工艺,坚持采用本地小黄牛牛皮进行熬胶,这样做,不仅成本高、制作工期也长,可正是这种诚信的品质,让他们发愁不久便意外接到了一笔大订单。
1987年9月份,与外商签订了徽墨出口协议的歙县文房四宝公司,拉了一卡车原料到慕名赶到“徽墨之乡”上庄找徽墨加工企业,谁知该公司技术人员一连看了几家墨厂,均觉不理想。
当该公司拉这车原料打道回府时,路过曹素功敏楠氏墨厂,顺便下车到这不起眼的小厂看看。谁知,技术人员研墨一试,发现墨汁不沾不涩、不滞不滑,乌黑亮泽,且芳香四溢,不禁连连称喜。当他们进入车间考察,发现这家小制墨厂里推出的产品正是他们理想中的质量时,该公司技术人员更是喜出望外,当即就与汪国平签订了1000锭的订单合同。4个月后,汪国平夫妇将这1000锭墨如期送到歙县文房四宝公司,一举获利15000元,这是汪国平办厂后掘得的第一桶金。
为了推销产品,汪国平还背着墨只身一人来到屯溪老街,由于品质好,他刚跑了两家文房四宝古玩店,墨就被店主包销一空,不仅让汪国平小赚了一笔,精明的店主们还当即与汪国平签订了代理销售协议。
希望,把徽墨继承下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汪国平将曹素功敏楠氏古法制墨与现代工艺合理融合,对制墨主要材料的加工、筛选、配方、墨模设计和雕刻工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敏楠氏品牌也得到全方位提升。六年三届蝉联安徽省名牌产品,这也是众多徽墨品牌中唯独获得省名牌的厂家。
虽然已经不愁销路,然而整个制墨业的不景气,却让汪国平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汪国平告诉记者,徽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依循古法流程,一块墨从原料采购到成型需耗费一年时间,首先要将墨料进行捶打、揉搓,然后称重,用模具定型,再用几个月时间阴干,然后还要打蜡、描金,最后才能出产一块合格的徽墨,而这其中炼烟、捶坯两道工序最为辛苦。
“说实话,很少有人会愿意学制墨,因为太脏。”制作徽墨需要体力,且工作相对枯燥,较难吸引年轻人。而且工作一天下来,除了眼睛和牙齿以外,身体其他部位会全都被熏黑。“做墨每天都要洗澡,而且没有方法还洗不下来。”
汪国平的墨厂如今除了描金车间里有一些年轻女工,其他车间多是四五十岁的老工人。老师傅陆续退休后,能够坚守的手艺人少了。徽墨也面临着和很多非遗项目相同的问题——如何继承。
汪国平将两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取汪敏和汪楠,希望儿子们可以传承敏楠氏的古法制墨。
汪国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自己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做做墨而已,它已经融入了全部的人生追求,融入了自己多年以来从事制墨的青春岁月,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因为现在我不愁什么,两个孩子也都大了,所以我现在盈利不是主要的,现在主要的就是要把墨做好,质量关把好,把徽墨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绩溪讯(特约记者周明助)近日,随着坚果行业内“翘楚”安徽詹氏·三只松鼠总投资万元、占地亩的坚果加工基地正式场地强夯,以及亨达生态农业、五蜂园蜂业、纪世山宝农产品、宁清茶叶等一批绿色食品项目...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