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绩溪县长安镇梧川村农妇汪时珍,先是照顾瘫痪丈夫,丈夫去世后,她又开始照料同样患病的儿子。汪时珍用一颗爱心,29年来不离不弃,写下了亲情的暖歌。
汪时珍20岁那年嫁到绩溪县长安镇梧川村。1986年夏天,丈夫被确诊为“小脑萎缩”,三个儿子都在上学,汪时珍挑起家庭大梁。1996年后,丈夫不幸摔成半身瘫痪,从那一天起,汪时珍就当起了丈夫的“专职保姆”。由于山里的日照时间短,冬天极冷,每年深秋过后,她就每天早早起床生火给丈夫烘脚。
2001年,54岁的丈夫去世。同年,27岁的小儿子打工回家过年时,开始出现类似父亲的症状,第二年,他也被确诊为“遗传性小脑萎缩”,且发病早发展快。
2006年开始,儿子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吃饭、大小便、洗脸洗脚、穿衣脱衣,都要汪时珍细心操持。为了晚上能照顾好儿子,汪时珍在一个只有10平米的房间里又安了一张床,晚上儿子一有响动,她马上起来查看。照顾丈夫、儿子的二十多年里,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小儿子被病痛折磨,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咱娘俩就是秤杆和秤砣,谁离开谁也没法过。”汪时珍的话让小儿子鼓起了勇气,渐渐树立了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而汪时珍也将继续守护下去。解红伟 本报记者 项磊
新闻推荐
83岁周书翰:退休后,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继续为黄金事业奉献余热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