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汪建文:用实际行动让徽州“三雕”发扬光大

来源:黄山晨刊 2015-04-28 19:51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钟伟

“绘画作品是平面的,雕刻作品是立体的;画师作画用笔,我雕刻用刀;所以,画家用笔谋生,我在‘刀下\’生活。”这是雕艺师汪建文见到记者时说的一番话。身高1米9、看起来五大三粗的他,怎么也不像是从事徽雕艺术的,因为你无法想象他的雕刻技术是那么细腻。

汪建文出生在古徽州的绩溪县。从小深受徽文化的熏陶,对木雕、石雕、砖雕这“徽州三雕”特别感兴趣,经常到西递、宏村、屯溪老街等地写生,用画笔画、用相机拍,常常是废寝忘食。

2005年6月,汪建文走进“徽州木雕传习所”,跟着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徽州木雕优秀传承人倪振兴学习木雕技艺。在这里,他广泛学习人物、山水、花卉、禽兽、鱼虫等各类吉祥图案的雕刻,苦练圆雕、浮雕、透雕技术,逐渐精通了古式家具、屏风、栏柱、果盘等雕刻工艺。因为基础牢,天赋好,动手能力强,他是师傅众多学徒中的佼佼者。

汪建文善于学习、乐于拜师。他一面向知名的老木匠师傅、雕刻师拜师学艺,请求他们指点,一面对照《中国山花画集》《徽州版画》《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等书籍,习绘画、练刀工。汪建文肯动脑筋,又勇于创新,凭借着钻研和刻苦学习的韧劲,他获得师傅和同行的器重。参与制作的许多作品在各类赛事中获奖。2008年的作品《周文王访贤》获“中环第二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2009年的作品《渔村夕照》获得“2009年工艺品大师作品暨工艺品精品博览会”金奖等。他还参与了绩溪县龙川被誉为“江南第一祠”的胡氏宗祠的雕刻工作。

汪建文对记者说,如今在低成本的逼迫下,粗制滥造的木雕作品比比皆是。一件雕刻作品,手工要花上几天时间,而机器只需要几十分钟,而且价格便宜。“要想在木雕作品中站住脚,就必须拿出机械无法制造的优秀艺术作品。”2014年,汪建文投入资金在家专门从事根雕艺术,他认为这种根雕作品是无法复制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限量版”。

“树根雕刻”是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这更加考验他对形象空间的处理能力。但他对这种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非常喜欢。每一件作品,他都由外向内,一步步地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显现出来。而且把“原创、精微、意境”当成雕刻艺术的不懈追求。

一天,他将一件雕刻作品《神鸟归来》放在院子的石凳上,一位亲戚刚好来访。一进门便问道:“你家养了一只什么鸟?这么大!”当亲戚知道这是汪建文雕刻的一件根雕作品时,连忙竖起大拇指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太像了,太像了!简直跟真鸟一模一样。”后来这件作品被当地一位知名企业老总出高价收藏。

如今,汪建文的木雕手艺越来越精湛,名气也很越来越大,很多人要向他拜师学艺,但汪建文都婉言拒绝。他说:“我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喜欢雕刻,我想用实际行动传承徽州文化,把徽州‘三雕\’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扶老携幼走龙川

□记者 李晓洁如今,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风景已成很多家庭的新选择。正月初三,我们一家老小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绩溪县龙川景区。21摄氏度的好天气驱散了正月的寒冷,阳光照在身上,竟让人...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汪建文:用实际行动让徽州“三雕”发扬光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