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赵秀娟 汪园)
昨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中表决通过,将从10月1日起施行。这部非遗条例提出,中小学应当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遗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徽州的传统手工艺、安庆的黄梅戏以及皖北戏曲都有望进入课堂。
安徽省目前拥有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即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古徽州一府六县)。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说,本次非遗条例的一大亮点是提出设立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 “整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比较大,正在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重点古村落、古镇和特色街道等,打造一些‘样板区域\’。”另外,今后针对一些重点非遗项目的流行地区,可能尝试建立省级生态文化保护区,比如文房四宝之乡宣城、黄梅故里安庆等。
该条例还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引导中小学校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遗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高校、中等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课程,或者建立教学、教研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对此,唐跃表示,安徽省各地区的非遗资源不同,比如徽州地区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皖中皖北的戏剧曲艺很有特色。“根据区域特点,省非遗中心将分地区编制教材,另外针对安庆地区黄梅戏,将编写专项教材。 ”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 记者慕继平 通讯员李雪报道 “突突突”一阵阵轻微的马达声时隐时现,两艘救生艇在博望镇一些被洪水淹没的小区穿梭,不时有市民乘上救...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