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徽州名师德艺双馨

来源:黄山晨刊 2014-07-11 21:22   https://www.yybnet.net/

□ 周文甫

《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徽州名师》是绩溪县胡稼民教育思想研究会(下简称“稼研会”)编辑出版的第十本资料性书籍,也是许元涛先生继《难忘徽师》后为“稼研会”主编的第二本书。我作为该书的策划者,曾为资料收集、组稿编辑、访问在世名师做了些工作。编辑过程中,我一次次阅读书稿,对书中一位位名师的品格与业绩感到由衷的敬佩。

我通读该书,认为其有以下特点:

(一)有一定的代表性。全书约42万字,收录新中国建立前后在徽州任教(只个别原籍徽州而在外地任教)的名师42人,其中健在6人。从时间上说,最年长的生于19世纪90年代。从地域上说,旧属徽州六县都有名师入选。有杰出的教育管理者,有众多的在第一线教书育人的名师;绝大多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也选了在职业学校任职的。任教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政治、地理、历史、体育、美术、教育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42位名师以其经历、业绩、风采,成为当时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人物,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那个时期徽州教育曾有过的辉煌历史。

(二)抢救、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教育史料。2008年5月,“稼研会”出版了《民国徽州名师》一书,书中收录了民国时期徽州的24位名师。该书出版后,我们深感不少名师遗漏,很想再出续集,但苦于年代久远,资料难以搜集,无法成书。这本书的出版,或能部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如徽州名师江植棠(1890—1977)先生,他是安徽省知名植物专家,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就任教于新安中学堂,后任教省立二师、省立三中。民国23年(1934)为省立徽州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后又任屯溪工业职业学校校长。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徽州师范、安徽师院、合肥师院等校任教、任职,他不仅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而享誉教坛,且热心校园绿化,为任职的多所学校园林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稼研会”在编《民国徽州名师》及《难忘徽师》时,曾将其列入书目,可最终因未组织到合适的稿件而作罢。那份遗憾一直久久地藏在我们心中。这次许元涛先生在组稿时与毕娟娟女士谈及,她说她自己与江老师有过多次接触,且感受特深,正想写篇怀念文章。不久文稿写来了,她以亲身亲历介绍了江植棠老师,这位名师的形象便穿越时空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了。又如语文老师周起凤(1918—1960),许元涛先生只是1955年寒假在屯溪阳湖与他一起参加肃反学习时相识,便得知他是名校休宁中学的名师,可找谁来写呢?在一筹莫展之际,幸遇休中百年校庆,曹德元先生在《休中琐忆》一文中罗列了当年在休中就读时的名师,特别用较多篇幅写到了恩师周起凤,又经曹先生介绍找到了其校友金民治,在金先生的自传体小说中得到了较多的记述,而后又经时任黄山市政协副主席方前先生介绍他找到周起凤老师的儿子、黄山市徽州区人大副主任周汉平,周汉平向他提供了国务院下属一位副主任吴象先生怀念益友周起凤的一段文字。许元涛先生将其整理成《益友·名师》一文在“稼研会”《会刊》上发表后,会友陈罡午看到该文便寄来了一篇回忆文章,金民治先生又将找到周起凤子女合写的回忆父亲的文章寄来了。从以上两例,可知名师的珍贵史料急需用心抢救,如失去时机,许多名师便会湮没无闻了。我们要感谢黟县的王棠荪先生和胡时滨先生,是他俩为本书写了几篇文章,使黟县的名师不致或缺。我们更要感谢已故名师鲍弘德、高原,他俩在生前为本书写了多篇很有分量的文章,那真是难能可贵,名师写名师,以后还会有吗?

(三)抒写敬仰之情感人至深。为书中名师撰稿者,或是他们的学生,或是他们的同事、好友,或是他们的亲人,感恩之情、敬仰之情藏之于心,发之于文。如前面写江植棠老师,我们认为本书不能再缺少,只好选了《徽州地区教育志》书稿及《歙县教育志》中的“小传”合编了一篇。可徽州地区及各县的教育志所载名师,虽取材严谨笃实,是可供应用的资料(我们书中名师的“简介”便采用其写法),可就连“小传”也太简略、笼统,更没有感人之情,而毕娟娟女士的那篇文章就大不相同了。为了写黄山市杰出的教育管理者吴存心,黄山市原教委主任梁红华先生邀集了一批文教界的知名人士座谈,我与许元涛先生也应邀出席。会上多人深情地回顾了吴存心生前的“大教育观”及“农科教结合”理念,他的尊师重教、求贤若渴,平易近人,廉洁自律却关心、维护教师的风范。会后梁红华先生整理成一篇情理交融的文章,毕娟娟女士读后很受感动,就以给子女一封信的形式写了《背影没有远去,往事不都如烟》一文,“稼研会”《会刊》发表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女士写了篇深有感触的文章。这些不可多得的文章都收在我们编的这本书里了。我们还要感谢黄山学院年轻的程音娟女士,她既不是健在的97高龄的柯敦厚老师的学生,也不是其亲友,只因仰慕柯先生是徽州地区教师培训工作的第一人,竟七次登门采访,成文后又登门征询意见,经过认真修改,将一篇饱含崇敬、内容翔实的文章让我们在《会刊》上登出后收在此书中了。我们曾在《会刊》上登出汪丽华女士一篇深情怀念读初中时一位难得的王贞晋校长的文章,她看到后感到还不足表情达意,又寄来一篇《仁者莫大于爱人》的文章。不待多举,本书收集的文章可以说篇篇有情,很多篇感人至深。

(四)为师楷模。书中记叙的42位名师,他们都出生在新中国建立前,从教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他们经历各不相同,但有着共同的品格:首先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书中不少名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其中多位经历各种运动,蒙受不白之冤。但他们无怨无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对教育拥有不求回报的爱和毫无保留的付出。二是有精湛的管理和教学才能。书中有多位学校校长、教导主任,他们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识势善谋,多谋善断,知人善任;书中记叙更多的是普通教师,他们敬业爱生,言传身教,教学有方,教书育人成了一门艺术。他们深受社会和广大师生的敬重。三是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基石。书中的名师,学历有高低,但都爱读书,肯钻研,既继承优良教育传统,又在工作实践上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不断发展创新。其中不少教师,不仅书教得好,而且才华横溢,吟诗作画,令学生倾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42位名师正是徽州成千上万教师的缩影。正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辛勤劳动,推动了徽州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徽州的进步。这些教师德艺双馨的精神和品格,正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在岗教师学习的榜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就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书中德艺双馨的徽州名师不正是很好的借鉴吗?

新闻推荐

汪建文:用实际行动让徽州“三雕”发扬光大

□ 记者 钟伟“绘画作品是平面的,雕刻作品是立体的;画师作画用笔,我雕刻用刀;所以,画家用笔谋生,我在‘刀下\’生活。”这是雕艺师汪建文见到记者时说的一番话。身高1米9、看起来五...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祝你生日快乐2015-07-31 15:39
猜你喜欢:
评论:(徽州名师德艺双馨)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