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宣城 今日宁国 今日郎溪 今日广德 今日泾县 今日绩溪 今日旌德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今日泾县 > 正文

以诚意与恒心 传承文化之灵与美

来源:江淮晨报 2019-05-17 19:00   https://www.yybnet.net/

李宏亮正在给作品上釉。

李氏陶土的第四代传承人李宏亮。

李宏亮正在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

李宏亮的作品。

百年老字号中和祥。

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内,开明宫灯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灯笼。

每片灯笼布的宽窄必须一模一样。

工作人员正在扎钢丝笼胚。

工作人员正在给灯笼贴金条。

岁月流逝,一些耐人寻味的“曾经”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一些老字号却历久弥新,在传承中成长。老字号作为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代表,其内在有着独特的精神文化肌理。如何守住沉淀在老字号里的文化基因?面对发展困境,老字号企业应该怎样创新传承?这些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问题,在合肥的老字号中得到一一注解。

醉心创作 恒心追求

在蜀山区文化馆里,有一间不大的工作室,里面摆满了瓶瓶罐罐的东西。可别小瞧了它们,它们均出自省级非遗项目——李氏陶土。

合肥古称庐州,古庐州之所以能产陶,是因为这里周边一带特有的天然原生态土陶矿泥适合生产陶器。据李氏陶土第四代传承人李宏亮介绍,合肥大蜀山原来就是一座火山,用这种火山灰的陶土制陶,不但可以减少釉的碎裂性,同时还能保证陶瓷制品的光泽和颜色。因此,中原地区的土陶制品密度小、透气性好且不浸不漏,特别适合用纯手工传统制作方法烧制的陶器。

在传统手工土陶制作中,一件完美的土陶工艺品,光是选泥及制坯就需要9道工序,再经过选晾坯、打磨、刻花、上釉及至出窑检验完工,约需20多道工序。

李宏亮基本上以本地泥土为主要原材料,须经过原材料精选、晾晒、水浸、配料、踩泥、翻泥、洗泥、造型设计、盘筑成型、修坯、堆花、刻花、镂空、晾干、利坯、施釉、烧结等多道工序。

李宏亮所制作的土陶,是将地表下15米的泥土采集上来,配制出独特的釉料来进行装饰,使得他的作品更具土的韵味,合肥古老的制陶文明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延续和保留。

制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李宏亮指着桌子上摆放的山形笔架说,“比如创作这一单件作品,从设计到制作需要1个月左右,其中主要是创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因为陶瓷成形有很大的局限性,想要把二维的东西转变到三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土陶制作的过程中,成型环节最为关键,也最能体现制陶人的功底。李宏亮告诉记者,成型有多种方式,包括泥条、泥板、注浆、印坯和拉坯。“陶瓷的收缩性非常强,用什么样的雕塑形式来适应陶瓷的可塑性?这些都要考虑。”

从“捏泥巴”到放入窑中烧,再到自然降温、晾干出窑,每个步骤都极需耐心和匠心。在李宏亮心中,制陶的过程能让自己身心愉悦。他常常与陶土不断对话,认为这是一个修正彼此的过程,可以达到人与物的某种平衡。“以自己的视角、审美去调整工艺,这让我也更加专注,甚至重新认识自己。”李宏亮说。

李宏亮的父辈主要做民用器具,但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陶器的易碎特质决定了它不断被更加坚固的器具所取代。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它的独特价值?“需要不断思考和挖掘陶器的其他价值,比如审美。”李宏亮对记者说。事实上,李宏亮在制陶过程中,一直寻求找到表达自己的语汇。“让人一看就是我的东西。”他说,无论是绘画也好,还是创作其他的器物也好,都要形成自己的语汇。

李宏亮曾在窑厂旁边住过一段时间,每天早中晚散步的时候去旁边的池塘观察荷花,对荷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悟。“荷花没开的时候是水滴状,半开的时候是杯状,盛开的时候是盘状。认真观察,你会发现荷花宛若在慢镜头下绽放,能够看到花和花之间情感的交流,还能在变化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李宏亮非常钟爱荷花,大部分创作以荷花为主要元素。他的作品融“堆、贴、雕、刻、镂空、绘画、篆书”于一体,其制作的“荷花”系列土陶作品在陶艺界自成一体,成了李宏亮的装饰语汇。

作为李氏陶土的第四代传承人,李宏亮已潜心制陶21年。日复一日,李宏亮沉醉在他的陶土世界里,以土为伴,自得其乐,不断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经常一整天都沉醉其中。在传承这门手艺的道路上,突破自我、追求创新,成为他持之以恒的追求。

位于水乡古镇三河的老字号“中和祥”,始创于1898年,即清光绪二十四年,由施道生、王忠良、彭仲乔三位老先生本着“中心、祥和、诚信”的经营理念创立。从源头抓起,自己压榨芝麻油;做良心食品,坚决不用防腐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洗礼,从家庭小作坊到成为“百年老字号”,中和祥传承着“以诚为利,以信为义”的精神追求。

据施家后人施茂斌介绍,当时的三河镇是水路码头,“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是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买不尽的三河”之说。“很多人在这里寻找商机,我祖父施道生当时只有18岁,和同龄人、来自泾县的王忠良,来自芜湖的彭仲乔一拍即合,三方合作租用泾县会馆作为商号,主营麻饼、烘糕、寸金、白切,如今俗称合肥‘四大名点’。”

“麻饼”表皮芝麻饱满,分布均匀;“烘糕”色泽金黄,酥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糖表层脆、心酥软、甜味醇,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白切”香、脆、薄三味俱佳,原汁原味……合肥生产的麻饼、烘糕、寸金、白切这“四大名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在努力经营中,中和祥事业蒸蒸日上,虽然后来另外两个合伙人把股份转让给施茂斌的祖父后回乡了,但中和祥所生产的玉带糕、大麻饼、白切(焦切)等依然畅销皖中地区,被列入古镇三河民谣“十大舍不得”之一,并被县志所记载。

作为做了百年的传统糕点老店,中和祥一直坚持传统的制作技艺。中和祥采用当地良种糯米,精炼芝麻油,桂花,配以上等作料,配方成分独特。其中,“漂、选、晾、润、蒸、炸、烘、炒”等工艺流程及温度数系人工操作,掌握适度切中,已成为独门传承的徽派特色工艺。

与此同时,要用良心做食品也被代代相传了下来。以前是施茂斌的祖父母、父母教育子女,现在是他和兄妹这样教育孩子们。

施茂斌说,他和哥哥从十多岁起就在店里帮忙,从小他就看着祖父和父亲制作糕点,对于其中的制作流程早就烂熟于心。让施茂斌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祖父和他的合作伙伴们一直强调的是,好食品必须得有好原料。他认为,正是在老一辈的耳濡目染下,如今中和祥才保留下“自己收购上品芝麻压榨芝麻油”的优良传统,奠定了中和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中和祥的保质期只有比较短的3个月,懂行的人知道,这是因为中和祥的糕点都不用防腐剂。施茂斌说,过了保质期还没卖掉的产品都要直接销毁,这是中和祥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为下一代传人的培养树立原则。坚持做良心食品,仍然是对中和祥传承人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食品行业难做,责任重于泰山,又太辛苦,有时候,施茂斌坦言,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一想到这是祖辈的事业,不能让这份手艺和传统在自己手中中断,他总是咬咬牙又坚持了下来。

时代在变化,中和祥也在与时俱进。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不适宜吃高糖食品。施茂斌介绍,为应对这一消费趋势,他们降低了糕点的含糖量,还特别推出了木糖醇糕点,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

“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也在考察他们,作为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人必须要有仁义之心、有爱心、有宽容之心。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传给他们的。”如今,很多传统老字号在传承上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但在传承中和祥的问题上,施茂斌有着自己的坚持。

以诚为利 以信为义

扎根传统 精益求精

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红灯笼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当一串串的红灯笼排列开来,喜庆的节日气氛便扑面而来了。

红灯笼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有一家亚洲最大的传统手工艺灯笼生产厂——开明宫灯。焊接、绕线、抹胶水、贴绸布……这里,灯笼的生产和制作全部靠手工完成。作为目前合肥唯一一家规模化生产灯笼的企业,开明宫灯一直扎根传统,讲究精益求精。

据了解,灯笼生产对手工活要求十分严格,以裁剪灯笼布为例,倘若每块布料不够统一,缝纫好的灯笼布套就会走形。有些复杂的灯笼需要印花和写字,这也需要工人一笔一画地勾勒出来。灯笼厂制作的最大灯笼有五六米高,最小的只有手掌大小。

这里的工人介绍说,传统手工灯笼从钢丝笼胚、扎灯笼套,到套灯笼布,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认真制作。另外,灯笼布从裁剪到制版、打样、缝纫,要求也十分严格,每片布的宽窄必须一模一样,如果不一样的话,制作出来的灯笼就不美观。

灯笼制作需要综合绘画艺术及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笼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形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开明宫灯创办于1999年,灯笼日产量可达到8000只,产品销往上海、湖南、江西等全国各地。开明宫灯主要生产羊皮灯笼和绒面灯笼,这些漂亮灯笼的制作,仅凭机械是无法完成的,像串钢丝、打胶、贴金条和祝福语等步骤都得由人工完成。简单的灯笼,一个工人一天可以做二三十只,而工艺复杂的灯笼,好几个人一天才只能做一只。

开明宫灯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红灯笼生意越来越好,主要是因为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文化手工艺越来越受到欢迎,而灯笼不仅环保无污染,而且也更加喜庆。

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从裁剪、印花、制版、打样到缝纫,制作一个灯笼至少需要10多个步骤。开明宫灯依然保持着纯手工的生产模式,以传统、正宗的“中国红”传承庐州文化。

不改初衷 技艺如故

在巢湖,每年中秋前后,城关里四处就会漫溢出桂花香来。迎着秋景,有一家最传统的月饼店,保留着老巢县的古老味道,其中的回味,可谓悠长。它有个响亮的名号——花玉堂月饼。

2002年,一个名叫花玉堂的师傅在北大街四街40号开了一个糕饼作坊,鲜有人知,当时他已凭老手艺干了四十多年。那时,身处城市中心的北大街曾是巢湖城最长、最著名的主干道,是原先经济活动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彼时,街上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直到现在,提到这口老味道,老巢县人还是津津乐道。尽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月饼变得五花八门,但让巢湖人最想念的还是小时候家里买的老巢县“大巴子”月饼——花玉堂的月饼。月饼里有桃仁、瓜子仁、红绿丝、桂花等近十种配料,不同于广式、苏式、云南、北京诸多做派。唇齿切断酥皮的层次,触到细腻软糯的内馅,每一口在麻油的陪衬下都让人回味隽永。

花玉堂的月饼好在哪里?

据了解,巢湖的月饼大致有两类,一个是本帮月饼,还有就是苏式、广式等外来味道。其中本帮月饼“大巴子”最有巢湖特色,“大巴子”碗碟大小,五仁馅,一个约1斤重。

“说是‘五仁’,其实远不止,青梅、金橘饼、红绿丝、桂花、西瓜子仁、桃仁、黑芝麻、碎冰糖……”因配料繁多,通常每年中秋节前的一个月,花玉堂师傅就要收集准备,每一样都尽量精细。

话说这“五仁大巴子”也有来头,本是古时大户人家才可享用的美食。《红楼梦》七十六回,贾母中秋赏月吃月饼,听的是竹笛之音,品的是贾府定制款“瓜仁油松瓤月饼”。贾母所赏之物极讲究,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载:“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做馅……食之不觉甚甜,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老巢县的“大巴子”虽没那么多讲究,入口层次也颇丰。桂花香气浓,芝麻和桃仁是甜蜜派,青梅和金橘有微酸的调味,红绿丝由橘子皮和萝卜皮等做出来,是不可或缺的添物,看上去、吃起来都有旧时光的味道。

巢湖人爱吃重糖重油的月饼,不比江浙苏式轻糖月饼,一口下去要的是满嘴甜蜜。为了照顾巢湖人口味,花玉堂师傅除了做“大巴子”,还做豆沙、草莓、莲蓉蛋黄和凤梨四样广式小月饼,和以前一样,都是现成的料。特别的是,莲蓉蛋黄里有一颗整的鸭蛋黄,甚得大家欢喜。

花玉堂的月饼为什么有口皆碑?这与花玉堂所坚守的工匠精神有着莫大的关系。多少年来,花玉堂始终坚持用老手艺做老巢县的“大巴子”。

花玉堂是烔炀花集人,1970年,17岁的他招工到巢湖地区食品厂,进到糕点车间学徒。巢湖地区食品厂原址在如今的金码头一带,临濡须河,渔船如梭。厂里职工打扮都很入时,谈吐也很文雅。在当时的花玉堂眼里,食品厂如同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花玉堂师傅回忆说,他当时是食品厂公开招收的第一批工人,一共20个人,男女各半。虽然一开始每月只有16元工资,老实本分的花玉堂心满意足。

进入食品厂后,花玉堂平时除了在工厂里做工,偶尔和工友到老巢县电影院,花1毛5分钱看一场样板戏,更多的时候是随师傅各处学艺——去南京新街口的小苏州食品厂学面包,到安庆食品厂学墨子酥,来马鞍山食品厂学蛋心圆……至今,花玉堂还记得当时糕点车间有几位重量级的大师傅,有擅长酥糖的刘开传(音)师傅,以及技能全面开花的秦孝清(音)师傅等。花玉堂还师从上海老大房月饼店的两位大师傅,学了一个多月的生日蛋糕和月饼。

说到当初糕点厂的产品,花玉堂如数家珍。“先分类,饼类、糕类、酥类、油炸品类和糖类。饼有麻饼、酥饼、松饼……糕有玉带糕、麻糕、蛋糕、桂花糖年糕……酥有蛤蟆酥、杏仁酥、羊角酥……糖就更多,寸金、浇切、芝麻片、花生糖……”

2002年,退休的花玉堂开了作坊,在里面做些巢湖老式糕点。平日里做无水蛋糕,街坊邻居自备土鸡蛋、白糖、麻油、面粉等物,他来调制烘烤。闲时,他也自做一些成品售卖。

多年来,花玉堂一直秉承着创业之初的手艺。时间铸就的这块招牌,匠心传承如故。晨报记者 刘畅/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双拥共建工作亮点纷呈

本报讯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把双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和部门优势,坚持抓特色、创亮点、提品牌,与业务工...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冷而暖的回忆2019-05-10 10:36
猜你喜欢:
评论:(以诚意与恒心 传承文化之灵与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