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泾县新闻 > 正文

细说关门洲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3-25 14:30   https://www.yybnet.net/

芜湖人习惯将长江和青弋江交汇处称为江口。在江口有个关门洲,在芜湖可谓尽人皆知。特别是关于关门洲那句民谣,在芜湖家喻户晓——“芜湖有个关门洲,芜湖挣钱芜湖丢。”这是老芜湖人口头禅,说芜湖虽然是个挣钱好地方,但挣来的钱又不可能全部带出芜湖,因为芜湖有个关门洲十分了得。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神奇的关门洲……

此处称为“洲”

何以见得?

这得看季节。平时这里是一片江面,看不到一寸土一块石头的,只有在冬季水位低落到一定时,站在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两岸向交汇处水面望去,水面上浮现一小洲,状如扬子鳄脊背,待水位继续降落,浮起的小洲渐大成形,远远望去更像老鳖背甲,于是这块小洲便被当地人称为鳖洲。鳖洲平常深藏水下,只在枯水季节才显露真容,即使完全显露,面积也就两个足球场大小。细心的人还发现,由于受海潮涨落的影响,长江下游水位在一天之内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一天之内的鳖洲面积也随之变大或变小。

够神秘的吧,尽管这处小洲并不大。之所以会有这处小洲,这是因为青弋江与长江交汇相互冲击而逐渐形成。一方面,江南地区雨水充沛,每到梅雨季节,暴雨使得青弋江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向长江。另一方面,则是长江水的倒灌,又使得青弋江的水流大大减缓,越接近入江口,流速越小,泥沙大量地沉积下来。年复一年,青弋江底地势逐渐抬高,入江口更逐渐淤积成洲。

这片小洲究竟始于何年堆积而成,并无现成史料。据民国八年版《芜湖县志》记载:“鳖洲在县河入江口之南,长三里,与蟂矶对。《晏公类要》云:与芜湖洲相接。今俗称关门洲,水大时不见,冬令水最涸时,洲地可见者不过一里。”清代乾隆皇帝钦定大型类书《渊鉴类函》在《州郡部·江南道》“鳖洲”条目下也有记载:“《江记》曰:‘江中有鳖洲,长三里,与芜湖洲相接。’”《江记》系六朝地记作家庾仲雍所著,由此可见,芜湖这片小洲及其鳖洲一名,早在六朝时期就有了,其后各种类书如唐代徐坚所撰《初学记》、宋代晏殊所撰《类要》等,皆沿袭庾仲雍所记。直至民国版《芜湖县志》在“鳖洲”条目后补记“今俗称关门洲”一句,方知该处“鳖洲”之名已被“关门洲”所取代。

此处又称为“关门”,由何而得?

这得追溯芜湖独特的经济地理条件。这一小洲所处的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芜湖人称为江口。平常我们所讲的江口,就是青弋江与长江交汇的这一片江面,亦即中江塔下(芜湖人习惯称为宝塔根)这一片江面。

如果追溯历史,芜湖江口,是芜湖人对双江交汇这片江面及其周边一带的称呼。更早期人们还把现鸡毛山至宝塔根一带都称为江口,因为这一带在古时多为水泽泥沼,依河通江。早在战国中期,楚国大败越国后,鸠兹成为楚国领地,从此荆楚大地与中江流域贯通,鸠兹也就成了长江转道第一处关口,关口之“门”也就在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根据《鄂君启书·舟节》记载,楚怀王之子鄂君启持金节“入泸江(即青弋江)就爰陵(今宣城)”经商享有免征关税的特权。可想而知,2300多年前,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已经形成通商意义上的“关门”。

三国时期,东吴在南方,尤其江东地区经营颇力,首先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古代战争主要是水陆角逐,古芜湖县治楚王城远离江岸布防,与长江一线战争频仍的形势很不适应,正如蜀主刘备对吴主孙权所说的“即有惊急,赴救为难”。为此孙权决定在长江沿岸设立重镇,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迁都建业(今南京),吴黄武初年(222)又把芜湖县治由鸠兹故地楚王城迁到青弋江口(今鸡毛山一带)。“江东形势,先有建业,次有芜湖。”当年刘备对芜湖军事地位的评价,同时印证了芜湖的经济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通过征收商税和获取商利来增加财政收入,东吴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一时间,芜湖无论官吏编民,还是屯田士卒,“浮船长江,贾作上下”,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商业活动蔚然成风。商业活动是一种流通行为,有出口,也有进口,就像芜湖母亲河青弋江,要流向长江,也要让长江倒灌进来。有了进出口,就要关开门,经隋唐宋至元明清,芜湖逐渐成为“五方都会”,既是南来北往商贾趋利淘金的理想之地,也是管理过往商船纳税的重要港口。正如元代赵世延《大元海运记》记载:“官粮至太平芜湖江口交割。”清代芜湖知县梁启让也坦言:“四方商民上下往来之舟舰,皆屯泊于江口。”干什么呢?等候稽查。

史料记载,明成化七年(1471),芜湖正式创设税关,关栅就建立在江口鳖洲,时为明代南北六大税关之一。知晓芜湖经济地理位置及城市发展沿革,对于历史上的“鳖洲”为什么被改称为“关门洲”,这就好理解了。

此处之所以被称为“关门洲”,也有故事的。

这得考察芜湖独特的人文背景和港口文化了。大凡经济繁荣之地,其消费市场必然强盛,包括市俗文化消费。正如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诗人萧云从《太平山水图》所描绘的:“夕阳拥醉成俄顷,碧玉衔光照天影。”早在南宋时期,诗人吴龙翰在《送刘老汉过芜湖》诗中也已经写道:“随灯游晚市,沽酒隔昏河。”

正因为芜湖老城厢向两江口的宝塔根延伸,从明朝中叶开始形成十里长街。光绪二年(1876)芜湖开埠通商,李鸿章从镇江迁来米市,芜湖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更使得芜湖十里长街直至江口一带繁华无比,从而大大刺激了芜湖消费市场能力。那些来芜湖进行买卖的客商,他们在芜湖赚了大把大把的钱,自然也会在芜湖狠狠地消费一番。另一方面,芜湖是皖南的漕运中心,明清乃至近代,泾县、歙县等地大户纷纷到芜湖开辟商号、置地安居,与长街平行的二街和穿越富民桥的大马路相继开辟出来。于是,既与长街、二街林立的商铺洋行相对应,也与河南江口各类道口关卡相对应,河北江口一带出现了许多酒楼、茶肆、梨园等娱乐消费场所。

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反映各地客商在芜湖挥霍的各类民谣、顺口溜就出来了。比如说对江人到芜湖谋生的:“江南好挣钱,一去二三年。心想回家转,没有盘缠钱。”再就是朝廷和地方政府设在江口一带的各种关税盘剥,各路客商还得扔下大把的钱,这又有了一首歌谣:“提起南关卡子口,鸡鸭鱼虾都发抖。大雁飞过拔下毛,鹅卵石也能捏出油。”

可见,“芜湖有个关门洲,芜湖挣钱芜湖丢”果然名不虚传,小小关门洲,真的有故事。

芜湖双江际会处的关门洲,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故事的地方,好故事更在后头。随着芜申运河的全面开通,关门洲已不复存在,但关于关门洲的传说却会长驻百姓心间。

张双柱 文/秦有玉 摄

新闻推荐

泾县食品安全宣传 引导学生抵制“五毛食品”

泾县讯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近日,泾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细说关门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