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敬波本报通讯员 钱有龙
“你看,这就是我在淘宝网上的居家生活用品店,像吹风机小架子、家庭用品收纳神器这些产品卖得最火,到现在已经累计销售了18000多套。”近日,在宣城市泾县桃花潭东路东郡印象小区的出租房里,江国森坐在电脑前,一边密切关注着线上交易情况,一边乐呵呵地说。今年39岁的江国森,身材矮小且患有残疾,但他一手搞种植,一手做电商,不仅自己摘掉了穷帽子,还把村民们的农产品搬到网上销售,成为当地身残志坚创业脱贫的典范。
江国森是泾县昌桥乡袁店村人,肢体二级残疾,行走、上下楼梯都很困难。 2014年9月,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后,在帮扶联系人的协调下,他学习并掌握了石斛种植技术,申请了一笔小额扶贫信贷资金,如今已种植了2亩石斛。
因石斛每3年才采摘一次,江国森觉得不能闲着,又把目光瞄准了如火如荼的电商市场。 2017年10月,在昌桥乡人社部门的帮助下,他报名参加了全县电子商务培训班,并争取到创业补助5000元。他和爱人建立了2个拼多多网店和一个淘宝店铺。
2018年5月,店铺正式开门营业。没想到,刚开始的一个月无人问津,怎么办?江国森就四处向网友请教,广泛发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多种渠道推广自己的商品和店铺,同时认真学习使用PS软件处理图片技术,使用淘宝助理上架产品、橱窗推荐、淘宝客推广,学习与客户沟通技巧,将产品链接放在最醒目的位置。除此之外,江国森还通过推送其他便民信息来提高网店的点击浏览量,义务为当地的商场、供电、供水、公交、旅游等发布消息。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响亮,他的店铺销售量实现飞跃,从刚开始的一天一单到现在一天上百单。
“我不仅能够轻易地买到城里货,还能将自家的农产品卖给城里人。 ”村民王以妙说。原来,江国森发现农村许多农产品因信息不畅滞销,他就主动提出帮村民们在自己的平台上代售农产品,卖完把货款如数交还给村民,不收一分钱。“我要把乡亲们的农产品搬到网上销售,帮助他们特别是贫困村民实现脱贫增收,这就是我的创业梦想。”谈到未来,江国森踌躇满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江国森的网店如今已经走上正轨,当地村民也已习惯了把自己的农产品交给他代销。因为经营有方,江国森每月销售净盈利在4000元左右,早已实现脱贫目标。今年8月底,在宣城市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江国森沉着应战,获得电子商务组二等奖;10月,他被宣城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自强脱贫户”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泾县讯11月23日9时许,一场反暴恐实战演练在泾县泾川幼儿园拉开序幕,2名蒙面持刀“歹徒”翻墙闯进幼儿园,企图挟持幼儿当作人...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