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天残疾,却从不自暴自弃;他家庭贫困,却始终不等不靠;他打工无门,却坚定创业创收。他,就是全县最美自强贫困户王光和。我们走近他,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先天残疾自强好学
王光和现年48岁,是云岭镇光明村江二组村民。由于先天性残疾,双手肌肉严重萎缩,王光和走起路来身体摇摆,显得很不协调。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家庭实际状况,2014年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光和性格开朗,话语间充满着自信和坚强。他告诉我们,家里弟兄三人,他排行老大。王光和先天双手残疾,加上家里条件较为困难,年幼时他仅仅上了两年小学,就早早的辍学了。无法进校园,丝毫没有阻挡住王光和求知的渴望。他经常向村里的小伙伴请教,逐渐的认识了常用汉字,能通读一些简单的短文。而相对于读书识字,“写字”对于王光和来说是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由于双手手指严重萎缩,握笔运笔十分困难,他只能用双手手掌控制住笔杆。经过千万次地练习,那种辛苦只有王光和自己知道。
天道酬勤!最终王光和战胜了自己,能够握笔写字了。而这个经历,让王光和在后来的人生中,面对各种困难时,多了一份自信、坚持和韧劲。
创业创收勤劳求富
王光和身残志不残,从未怨天尤人。熟悉他的人都说,王光和不等不靠,踏实肯干,自立自强。放牛、种地、养鱼,家里各种农活王光和都抢着干。很快到了而立之年,王光和苦恼的是:一年忙到头收入却没有多少,生活依然贫困。看到身边的同龄人,或外出打工,或学门手艺,都过上了富裕生活,王光和在心中千百次地苦思冥想,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
2000年,有个朋友让王光和帮忙收购100只土鸡蛋,他走村穿巷,跑了好几个村民组也没有收到。王光和突然心头一亮,商机就在眼前。他随后通过进一步走访了解到,随着农村群众大量进城务工,以农户为单元的家禽散养越来越少。而城乡群众对散养的土家禽却是更加的亲睐,市场需求持续火爆。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王光和毅然放弃原先的养牛、养鱼行当,用多年的积蓄租借了光明村咸店小山,搞起了皖南黄脚鸡养殖。
由于王光和散养的皖南黄脚鸡肉质鲜美,鸡蛋口感好,总是供不应求。第一批500多只土鸡当年就实现了盈利。王光和随即逐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到2013年他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5000只。
就在王光和沉浸在喜悦中时,2013年,一场鸡瘟让他猝不及防。短短10来天时间,5000多只成鸡死了大半,多年的积累随之付诸东流,王光和欲哭无泪,感到从未有过的迷茫。
政策扶持光荣脱贫
扶贫必扶智。2014年4月,云岭镇举办创业模拟实训班。镇人社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向他宣传创业培训和创业无息贷款政策。王光和立即毅然报名参加当期创业模拟实训。在课堂上,他十分活跃,积极参与角色模拟,用严重萎缩的双手握笔或敲击键盘,不仅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还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创业投入产出核算、风险把控等基础知识,并出色地通过了培训考核,班里的师生都对他刮目相看。
有了创业无息贷款政策的支持,王光和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但王光和清楚,“时间不等人,荒山散养土鸡就和种庄稼一样,错过了季节不行”。随即,在人社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王光和一方面积极申报创业无息贷款,一方面以长期良好的信誉向鸡苗和饲料供应商佘帐,恢复了原先的养殖规模。
一年下来,王光和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他细算了一笔账,纯利润达到了近6万元。在农业种养补助、就业扶贫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扶贫政策支持下,王光和依靠勤劳养殖土鸡创业致富的路越走越坚实。
创业增收干劲足。2016年,王光和还清理了创业无息贷款,顺利如期光荣脱贫;2017年,他与附近5个养殖户一起,建起了合作社,并毛遂自荐担任法人代表;2018年,他又以自己的名字注册“泾县王光和养殖场”。如今,王光和养殖场占地50余亩,养殖土鸡6000只,销售土鸡蛋3万只,年经营收入达6万元。今年10月,在泾县脱贫攻坚“六个最美”先进典型评选中,王光和被评为最美自强贫困户。
新闻推荐
“安徽检察”微信公号10月18日消息,10月16日,由安徽省宣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泾县“3.14”杀医案有了一审判决结果。宣城市...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