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泾县新闻 > 正文

徐满花:用汗水编织一个家

来源:宣城日报 2017-03-29 06:03   https://www.yybnet.net/

家住泾县茂林镇濂长村的徐满花,已过花甲之年,她4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悉心照料着体弱的丈夫、智障的儿子、聋哑的弟弟,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用默默付出诠释了血脉亲情,用勤劳演绎了一则不离不弃的家风故事。

徐满花的家虽然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却也不失整洁温馨。40多年前她从隔壁的高湖村嫁到濂长村,丈夫黄耀华比她大16岁,现年79岁,勤劳老实,但一直以来体质虚弱,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因此徐满花,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妇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任劳任怨、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去年年初,小儿子娶了媳妇,便外出务工。大儿子黄来宝今年43岁,先天性智障,基本丧失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40多年来,徐满花哪怕去地里做农活也不得不把儿子带在身边,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儿子虽然智障,但是很听话,从不惹事,还能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二十年前,徐满花父母相继离世,留下聋哑的弟弟独自一人。徐满花便将弟弟接回自己家中,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徐满花说:“我今年63岁,身体还算硬朗。我是弟弟唯一的亲人,不能不管他,虽然自己也困难,但不能放弃,老伴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支持我。”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徐满花像陀螺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她从不敢出远门,就算到镇上采办物品,都是来去匆匆,因为心里始终挂念着家人。一直以来,徐满花最担心的是,自己年纪也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会离去,那时自己的弟弟和大儿子该怎么办?于是她会经常带着他们到山里去挖点中草药,拾竹丝、柴火之类,教他们干些简单劳作,一是为了贴补家用,更重要的是想教会他们一些赖以生存的技能。“现在政府政策好,大儿子和弟弟都享受低保和残疾人补助。我现在最大心愿是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徐满花的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山里的毛竹和茶叶,因为没有正常劳动力,收入微薄。

徐满花一家虽然日子清苦,但是她没有向任何人伸过手,反倒乐于助人,与邻里和睦相助。谁家地里农活忙不过来,她总是主动帮忙;下雨天见别家外出干活没回来,就帮忙收衣服什么的。濂长村党支书俞海阳告诉记者:“徐满花心灵手巧,会做菜,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她都热心帮忙;村里谁家有个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她也总是走在前头。”

“敦孝弟以重人伦,尚节俭以惜财用”,徐满花崇尚的这看似简单的家风家训,却影响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片邻里,传递着正能量。

新闻推荐

汀溪做好采茶纠纷排查调解

泾县讯为迎接采茶节的到来,泾县汀溪乡积极做好当前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工作,营造有序、稳定、安全、繁荣的市场秩序。乡综治办、司法所通过提前谋划,制定工作预案,召集9个村治保主任召开座谈会,研...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不该发生的故事2017-03-29 06:03
评论:(徐满花:用汗水编织一个家)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