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泾县新闻 > 正文

从“自由活动”到“列队集合”

来源:宣城日报 2013-04-17 20:46   https://www.yybnet.net/

核心提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泾县茶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由活动”到“列队集合”的转变,即由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迈入了标准化生产的大道。多年来,茶叶标准化生产让泾县茶产业突破困境,找到新出路,让广大茶农和茶叶企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前景,也打开了泾县茶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思变:困境里走出新路子

泾县茶叶标准化生产的源头要追溯到1987年,当时泾县还没有茶叶企业,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只是为茶农制定了简要的“生产技术规程”。十年后,为配合涌溪火青茶工艺改革,第一个茶叶标准文本《涌溪火青》应运而生。而泾县真正重视茶叶标准化生产是在2000年,当年,一批茶叶企业在泾川大地出现,由于质检部门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产品标准,于是众多茶叶企业开始起草标准化文本,学习标准化生产技术,并由此推开了标准化生产的大门。

提到泾县茶叶标准化生产,不能不说董永泓,现任泾县农技推广中心茶叶站站长的他已经跟茶叶打了30年交道,不仅是泾县茶叶标准化生产的“创始人”,更是泾县茶产业发展的见证者。

问及做起茶叶标准化生产的初衷,董永泓用“突破发展困境”六个字作了概括。他回忆到,当时很多外地客户到泾县购买茶叶,一般都是先看茶样,才决定大宗采购。可由于当时泾县茶叶普遍采取的是分户制作,茶农生产的茶叶品质不尽相同,所以当客户提出大批量购买时,茶农根本无法提供大量的与茶样品质相等的货源,就这样,客户一次次“扬长而去”,茶农们也错失了一个个买主。

董永泓意识到“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就生产不出大量规格统一的茶叶”,这让他萌生了“统一茶叶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的想法。加之后来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又迫使泾县茶叶从茶树选种到病虫害防治的每个环节都要采取“无公害处理”,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茶叶标准化生产向前迈进。

此外,当时很多茶农为了获得眼前收益,采摘上图快图多,加工上只顾色泽好看,致使茶叶品质下降,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成了泾县茶产业发展的“绊脚石”;同时,尽管泾县茶叶生产企业众多,但茶叶品质却是参差不齐,种类繁多的品牌在市场上“各自为战”,却一直没有形成像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以行政区域为名称主体的知名品牌,“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改观。

重重交织的困境最终让董永泓“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的想法落地生根,他带着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转变观念,提出以“提升茶叶品质”为目标,在当时还没有范本可借鉴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的新路子。

推广:“组合拳”打出新景象

主意打定后,董永泓和技术人员开始从茶产业发展的两大主体——茶农和企业分别入手,打出一套“组合拳”,但工作刚起步便在茶农那里“碰了钉子”。

祖祖辈辈都是茶农的种茶大户熊经平一直按照传统方式种茶。当技术人员来到汀溪乡红岭村办起培训班,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知识时,他也去听了,但一走进自家的茶园,便将培训的内容抛在了脑后,依旧按着“老方法”种茶。“没觉得有什么用,种了几十年的茶也没什么大问题。”熊经平说。

熊经平的话代表了当时很多茶农的认识。由于千百年来的种植习惯和意识的落后,推广工作一开始就遭遇了阻力。董永泓现在回想起那段日子仍然很感慨:“我们经常是说破了嘴、磨破了鞋,但茶农还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根本没听进去。”

上个世纪90年起,名优茶在市场上逐渐“走俏”,很多茶农看到其带来高利润后都想种植,但名优茶对生产技术的要求较高,而这又是茶农的“短板”。对此,技术人员加大了名优茶培训内容的比重,很多茶农这才认识到生产技术的重要,也逐步接受了茶叶标准化生产方式。

与很多茶农难以接受相比,茶叶企业走上标准化生产之路相对顺利。董永泓告诉记者,一方面,质检部门首先要求每个企业都要有“质量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需要大量规格一致的货源,这就“迫使”他们必须认真做好标准化生产工作。为此,很多企业主动找到县农技中心,结合公司茶叶的品质特征,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化管理文件,一些企业还与农技中心制定了培训制度,定期为基地茶农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此外,很多企业还借助合作社的力量,要求成员按照标准生产茶叶,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标准化生产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组合拳”打出了茶农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也打出了泾县茶产业发展的新景象:泾县茶区率先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验收,在省内独占鳌头;泾县兰香省地方标准通过评审,具备了和省内“四大名茶”比肩而立的潜力;国家乌龙茶标准化示范区已经验收,发展茶叶循环经济走在全国前列……

样本:兰香公司树起新标杆

当记者要求董永泓推荐一个茶叶标准化生产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时,他二话没说,直接把记者带到了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

作为宣城市第一个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2003年刚成立的兰香公司就定位要做有机茶,但有机茶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比名优茶更高,生产技术必须跟得上,于是公司制定了“有机茶生产技术标准”。标准制定后,公司开始组织员工学习、研究甚至参与修改标准。为检查职工的掌握程度,公司还围绕标准出题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只有员工学透,才能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祥云说。

不久后,兰香公司开始想着要在“品牌”上做起文章,但张祥云深知“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于是,为了严把茶叶质量关,公司在茶叶标准化生产工作中费尽了心思,最终探索建立起了“跟踪机制”:将基地茶园按户分块编号,通过合同及责任状要求茶农做好“农事记录”,同时公司对收购、加工、贮运和营销等各环节做好记录。张祥云说:“这样一来,公司全部的产销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不仅抑制了违规事件,也提升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对扩大公司茶叶品牌大有好处。”

此外,为彻底解决名优茶批量加工的清洁化难题,兰香公司2005年投资研究设计了“兰香茶清洁化加工流水线”,基本实现尖茶类名优茶加工的不落地、无污染和连续化流水作业,使汀溪兰香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产品竞争实力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此后兰香公司制度管理体系更完善,标准化生产成效也更显著,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又引入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2007年汀溪兰香成为全省茶业界为数不多的“安徽名牌产品”之一。

通过多年的茶叶标准化建设,兰香公司切实尝到了“甜头”,茶叶的品牌影响力在逐年扩大,生产效益连年攀升。2012年,公司营业额到达2000多万元,在茶叶标准化生产方面,真正为茶叶企业树起了一个新标杆。

前景:“标准化”迈向新目标

标准化生产为泾县茶产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全县茶叶质量稳步提升,至今未出现产品检验不合格现象,高档名茶比例随着采制技术的普及和提高逐年上升;茶叶产值增长较快,2012年茶叶一产产值达2.74亿元,综合产值超过5亿元;茶农增收显著,其中汀溪兰香产区茶农户均收入已有5万多元,最高已超过30万元;全县现有茶叶企业10家,其中2家分别被质监部门批准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另有3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级确认;全县现已发布4部茶叶产品企业标准,制订了“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和“汀溪兰香茶叶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程序”等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文件……

尽管泾县茶叶标准化生产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些茶农思想上仍然保守,一时难以接受新技术和新要求,增加了推广的难度。但可喜的是,为进一步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名茶品牌,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泾县有了新举措:“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强化茶农和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健全和完善名优茶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泾县兰香茶》地方标准及《泾县兰香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统一兰香及尖茶质量标准,规范生产技术;指导和督促茶叶企业继续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

“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当前和下一阶段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董永泓说。

新闻推荐

泾县法院以“加减法” 改进司法作风

泾县讯 今年,泾县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将“改进司法作风”纳入到2013年法院工作要点中,并以“加法”惠及民生,以“减法”增强实效保障贯彻落实。...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国字号”落户记2013-04-22 20:44
评论:(从“自由活动”到“列队集合”)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