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宣城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2017年,整合国家示范社项目资金600多万元,折股量化到合作社所在的村集体,支持30个村开展“三变”。宣州、广德、宁国、泾县整合省级财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配套安排了农村改革专项资金。市县两级已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宣州区健全区、乡两级农经机构,落实编制76个。广德县成立县农经局,核定编制15名。旌德县乡镇设副科级农经站,增加农经编制13名。
树立典型,做强产业。产业发展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产业发展上,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推动改革,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17年,全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0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9.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开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绩溪县兵坑村发展漂流旅游项目;泾县九峰村、查济村开发古村落,上漕村、大南坑村依托“皖南川藏线”和水墨汀溪景区,利用项目资金新建农家乐对外出租。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农村服务业。宣州区花园村建设老年公寓;山河村入股青虾养殖基地。盘活资金,发展物业经济。宣州区巷口桥村建设标准化厂房发包租赁;广德县邱村镇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村集体入股享受分红。
健全机制,长效发展。规范廓清股权设置、集体经济收益、村民股权收益等。积极拓宽渠道,通过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向金融机构贷款、利用招商引资金、向资本市场融资、盘活资产兑现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项目收益扩大再投入等方式,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防止集体资产被侵蚀、农民利益受损害。探索集体经营性收入分配机制,旌德县按照“三分之一分、三分之一用、三分之一留”的原则,做好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分配工作。通过改革,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2017年,全市村级集体可分配收益5.3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774个村经营收益超过5万元。其中,旌德县68个村集体实现经营性收入1001.7万元,较改革前增长4.5倍。(本报记者徐晨整理)
陶方启调研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本报讯8月6日上午,市委书记陶方启调研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情况。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吴爱国,副市长郭金友,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等陪同。
陶方启先后来到植物园、市体育中心、北师大宣城学校、市规划馆、宛陵湖东湖、两站广场、北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宛陵东路跨宛溪河大桥、水阳江大道闭合段北段跨水阳江大桥、澄江新村、中央公园等。每到一处,陶方启都认真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现场察看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进度,并询问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植物园和中央公园,陶方启分别对照植物园平面图和中央公园规划图,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就项目的规划设计、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要求在保护好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满足群众需求。北师大宣城学校正在加快建设各建筑单体的基础设施,陶方启指出,学校建设是百年大计,要将质量放在第一位,科学调度,精细施工,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不懈努力,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用。在市体育中心,陶方启查看了部分场馆使用情况,要求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多开展体育赛事,造福更多群众。在市规划馆、宛陵湖东湖和北门棚户区改造项目,陶方启详细了解城市整体规划以及宛陵湖东湖建设进展情况,听取了北门棚户区征迁、安置、建设等工作汇报。在两站广场,陶方启询问了整体规划和建设进度,他指出,两站建设市民关注度高,要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在宛陵东路跨宛溪河大桥项目和水阳江大道闭合段北段跨水阳江大桥项目施工现场,陶方启认真听取建设单位工作汇报,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澄江新村是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安置小区,目前入驻安置户1073户,陶方启指出,澄江新村既是安置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要规划设计建设好,成为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
调研中,陶方启对宣城市城市建设和管理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服务解决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如期推进。项目施工要做到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期,促进项目早日建成达效。要加强城市水生态体系建设,将活水工程摆在突出位置,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项目,提升城市整体品质,满足市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
(本报记者利成志)
新闻推荐
旌德讯日前,2018年“寻找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活动揭晓,旌德县云乐镇符合各项要求和标准,被授予“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
旌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旌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