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应观旺是旌德县有名的制秤工匠。16岁“出道”以来,因制秤技艺精湛,在杆秤盛行时,生意红火。从业40多年来,应观旺一直秉承“制良心秤,做诚信人”的经营理念,从不因操作失误让秤有半点瑕疵,更不因商贩怂恿让秤缺斤短两,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诚信商家,更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人。2016年9月,拍摄应观旺制秤过程的公益短片《制良心秤,做诚信人》荣获2016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一等奖。应观旺本人也当选2016年11月份“宣城好人”。
“没错,这是我做的秤,用了20年,上面有我制作的标记,一眼就能看出来。”聚拢的灯光下,应观旺正在为老客户维修杆秤。“在上世纪80年代,我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可以卖出近十把,能挣到一二十块。”应观旺说,那时候人们工资一个月也就几十元。对于很多土生土长的旌德人来说,“八斤杆秤店”名声响当当。
刨杆、打磨、钻孔、定星……做好一杆秤需要十几道工序,费时又费眼,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秤的精准度。由于年纪大了,应观旺的工具箱里有三副在不同工序时佩戴的老花镜,是他干活的标配。“秤杆的木材很有讲究,一定要直,如果不够直,还要热处理进行定型,刨好还要用砂纸进行打磨,直到摸上去很光滑。”紧接着,开始在秤上钻大大小小上百个孔,“最关键的就是找到秤杆上的那个平衡点,要靠这个点确定这杆秤到底是多重,这可是技术活儿。”应观旺制作过的最小的秤是3千克,杆长90厘米,秤蚕茧用。最大的秤是350公斤,杆长1.7米,一般用于给木料称重。
由于应观旺制秤手艺一流,上门订制应观旺杆秤的人络绎不绝,很多商贩在定做秤的时候都想请他帮个忙,在秤上动动手脚,看能不能做杆短斤两的秤,每逢听到这种要求,他都一口回绝:“对不起,师傅没有教我做黑心秤。”
应观旺凭借多年的制秤技艺,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平时在市场上买东西,哪家秤是不是缺斤短两,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对我们做秤的来说,秤就是自己的良心,无论生意如何,买家再出高价,我也不做黑心秤,干了一辈子的手艺绝不能砸了招牌。”
一代代的杆秤匠将诚信留在杆秤上,几十年来应观旺用自己制秤人的准绳,坚守中国杆秤行业的操守和底线。
新闻推荐
旌德讯为助推全域旅游,旌德县蔡家桥镇三举措挖掘美食文化,创建美食小镇,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一是筹划餐饮行业协会,规范餐饮行业。该镇有登云谷度假村,杏花村酒店、酒香饭店等20余家餐饮企...
旌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旌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