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民农在手把手地教唐超写字。
晨报讯 从160多个学生、20个老师到20多个学生、4个老师,再到如今2个学生、1个老师……6月17日,55岁的喻民农对记者讲述着旌德县俞村镇仕川小学这些年的变化。这个学校,他和同事一起待了18年,从2010年秋季之后,他一个人又坚守了5年,“如果我不教,村里的孩子有可能失学。”
一位老师在小学坚守5年
他叫喻民农,是仕川小学的一名小学老师。尽管学校有三层楼,但学生上课的场所只是在一间教室的一个角落,里面摆放三张课桌,两张是给学生的,一张是喻民农自己的。
从周一到周五, 喻民农上课是通过电脑播放光盘教孩子们学习,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不仅学会了拼音,还认识了不少汉字。孩子们没有像城里孩子常玩的玩具,最好的“伙伴”就是积木。如果天晴,他会带孩子们到户外做游戏;下雨天,就只能在室内让他们玩积木。
与普通小学相同的是,这里的学生周一到周五都会按照正常作息时间上学、放学;不同的是,这所学校没有上课的铃声,也没有喧哗的嬉闹声,因为这里只有他一位老师和两名学生。
“一个是6岁的喻亦冉,一个是5岁半的唐超,学校只开设了学前班。”从2010年秋季开学至今,喻民农一个人在这里待了快5年了,“前几年还有好几个学生,后来陆续离开。”
最高峰时仅学生就有160多人
仕川村位于旌德县的东北部,离县城50多里,全村人口1400人,14个村民组。今年55岁的喻民农是仕川村当地人,1979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92年到仕川小学任教至今。
2003年以前,仕川小学还是一所完全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最高峰的时候,仅学生就有160多人,老师也差不多20个。”
随着区划调整,原仕川乡撤并到俞村镇,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转移到了镇里的中心小学,另外一部分学生随打工父母去了外地就读。由此,仕川小学也从一所完全小学逐渐变成为一个教学点。
喻民农现在带的两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们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太忙,没条件把孩子带出去上学。”
老师、保姆、学生他承担多重“角色”
喻民农的家距离教学点走大路要十多里。为了节省时间,喻民农通常会选择走4里杂草丛生的山路。“两个学生还太小,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喻民农说,两个学生每天早上被送到学校之后,爷爷奶奶还要去干农活。
喻民农不仅仅要当老师,他还有多重身份。“他们爷爷奶奶在地里要干活,一般下午放学都来不及接孩子。”就这样,喻民农经常要做的事情,就是放学后把两个小家伙分别送回家,尤其是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
学前班的孩子本来就处于需要照顾的年龄,口渴了要喂水、大小便也需要帮忙擦屁股。喻民农虽然是个男老师,可如今面对这些,他早已经驾轻就熟了。
他常常乐观地向别人打趣,自己是个免费的“男保姆”。
除了照顾这两个还不具备自理能力的学生,喻民农有时候也要充当“学生”的角色,因他要每天打扫教室、每周升国旗。
“如果我不教,村里的孩子可能失学”
前些年,喻民农在旌德县城买了房子,家人都住了过去,可如今他却很少去住。妻子也曾经多次劝她,早点退休算了。身边的亲友也建议他到县城开个辅导班,赚钱也快。
“仕川偏远,外面的老师都不愿意来,年轻的老师又待不住,我是当地人,如果我不教,村里的孩子就有可能失学。”喻老师透露,现在的这两个学生下半年可能要到外面上学,到时候村里还会来一个4岁的学龄前儿童。
“即使只有一名学生,我也要把他教好,一定要完成教学任务。”喻民农介绍,等把这个孩子送走,也许这个教学点就会取消了。自己可能会被调到中心小学。但对于这个教学点,他说自己很不舍得。
喻民农说,自己到退休还有几年时间,在一个地方待20多年,其实最难熬的是内心。“之前学生多,每天学校气氛都非常热烈;这几年学校都很冷清,一个人在这呆着,有时候都找不到人交流。”
晨报首席记者 方佳伟 通讯员 汪红潮
新闻推荐
象棋邀请赛合肥民政获亚军本报讯 8月8日至9日,全省民政系统中国象棋邀请赛在宣城市旌德县举行,来自省民政厅机关、直属单位和部分地市的民...
旌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旌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