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琦 方光华
清嘉庆《旌德县志》陈陛诚的《箬岭修途建庵记》中可以看出原委:
考先王之制,辰角见而雨毕,雨毕而除道。又夏令曰:九月除道。此皆为行彼周道者言也。若乃山坳逼侧、险阻崎岖之路,鸟道盘旋,下临千仞之谷,稍有缺陷,行人患之,则又不可拘以古训,所当不时修治也。箬岭为通徽孔道,途人所必经,高山上下有三十余里,杳无村庄,行寂寞无人之境,遇溽暑则汗流浃背,而无止息之所,遇祁寒则溯风栗烈,而有皲瘃之悲。江村江景淮心甚悯之,于中途建三山、笃祐、天竺三庵。夏施凉茶,而苦热者不吝琼浆也;冬施姜汤,而患寒者犹如挟纩也。复置田收息,令子若孙永为修路及庵中日用与冬夏茶汤之费。从此往来,行人如登周行坦途,君子履焉;小人视焉,其功岂浅鲜哉?宜乎邑人感其惠,四方之人颂其德也。
天竺用作庵名是取佛保平安的意思。有了天竺庵之后,行人不仅可以喝到茶水,特殊情况借个宿,也不是什么问题。住店的人,有个闲情雅致,还能唱个小调下个棋什么的,那个石棋盘就是证据。只可惜古道废弃后,天竺庵因年久失修,只留下一片遗址了。如今骡队驮了些砖瓦,盖了些简单的旅游设施。
对于天竺庵的幽静之美,前人留有这样四句诗:天半钟声惊落叶,山中云影隐朝曦。临风万竹摇清露,净我尘寰采玉芝。
距庵两里之外的如来佛柱,是行旅之人的精神支柱。如来佛柱为小型石雕建筑,有的基础为覆盆状石座,高约3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柱身青石,高150厘米左右,8面,有的每面顶端刻一佛龛,龛中莲花座图案上有一如来坐像,其下依次竖刻楷书:“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及立柱的时间。柱顶为三层莲花型毗罗檐盖,形状有点像唐僧戴的佛帽,柱身的字样已经模模糊糊。如来佛柱由佛教经幢建筑衍变而来,旧时立于河边、桥头、渡口、墓旁。
经幢是我国古代一种宗教石刻,多置于寺观、通衢及墓旁,分幢座、幢身、幢顶三个部分,柱状。幢身多为六面或八面,少数系四面。每面均刻有经文,后署捐者姓名、缘由及竖柱时间。所刻经文中,以《佛顶尊胜陀罗经》最为常见,因为佛教子弟对其所具有的无边的特殊法力深信不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前为序,后为经,经中间为咒。唐代经幢多将序、经、咒全部刻上,其后趋于简化而变得无序。入宋以后,更趋陋俗,刻经者已寥寥无几,多仅刻咒语,并美其名为“真言幢”,以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以后,经幢的俗化更因捐立者的财力等因素而变得十分自然和普遍。既然佛教诸经无不源于佛陀,则刻上诸佛陀大名及形象就足矣,为之使得高大繁杂的经幢,最终演变成既小又简的“如来佛柱”了。
古人认为如来佛柱有“能除一切罪孽魔障,能破一切秽恶……”的巨大法力,对于民众来说,就是可利用的法宝。于是,这尊神就从寺观庙宇,搬到了河边野地,置身老百姓的生活圈中,担负起镇恶除险护境安民的重责来。走在这山野之中,行人只要看到如来佛柱心里自然就安宁了。
如来佛柱边上的山坡,早些年还能在灌木丛中看到一些古战壕的痕迹,那是太平军和清军在徽州长期拉锯战留下的印记。歙县的许村和旌德江村等大小村落的繁华,皆遭兵火洗劫,人民流离失所,一些惨不忍睹的文字许姓、江姓宗谱均有描述。
过了如来佛柱之后,古道相对平缓,左边绿树交错,右边溪水淙淙。在古道上行走,洞亭就是最形象的里程碑。靠壁洞同样是一个标志,洞亭因地取形,倚山而建,取名就叫“靠壁”。在洞壁的正面有四个小字:“当境土地”。不难想象当年过往行商,会在这里祭祀土地神,祈求平安。古道周边的植被到了这里,开始以毛竹为主了,一直顺沿进村。临近村子保存下来的最后一个亭子设在路中间,名叫五里亭,很显然是距高甲村子五里。有细心者,在亭石中找到“正德七年”(1512)的字样,据此推算亭子的历史至少有500年以上。商人叶大泰捐银修建,花岗石垒砌,亭呈拱形,有点像洞,所以又称“五里洞”。
过了五里洞,只要十来分钟就到了原来上海三线厂旌旗厂了,当年的厂房宿舍还保留下来一部分,如今旅游公司在这里规划设计建设起停车场和旅游接待中心。
过去徽宁古道从高甲经白地、庙首、孙村,穿过明川洞至三溪接旌泾驿道,终达宣州。我们那天的行程走到高甲的旌旗厂,算是到了考察的终点。
(全文完)
新闻推荐
□ 记者 许晟去医院做B超,医生给您一张纸质的检查报告单,这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再也寻常不过了。可是,如果哪一天情况变了,纸质的检查报告换成了胶片式的检查报告单,您又作何感想?对此...
旌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旌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