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旌德新闻 > 正文

车过三溪两面的山逐渐高峻起来秀丽起来一条清澈的涧水

来源:皖南晨刊 2013-03-23 22:17   https://www.yybnet.net/

车过三溪,两面的山逐渐高峻起来,秀丽起来,一条清澈的涧水,在车窗外潺潺而流。随着奇山秀水,率先闯入我心中做客的,是明代嘉靖年间旌德县令张凤翀。当年这位骨鲠的县令,在巡抚都察使将养军马的军务强行转嫁给旌德后,众士诺诺,独他一人谔谔。他草拟了《奏旌德免养马书》,托人上奏朝廷;自己则身穿囚服,前往巡抚都察使,据理力争。正当巡抚都察使吴廷举欲将其投入大牢问罪,朝廷“钦免养马”诏书送到,他才算逃过此劫。事后,他将“钦免养马”四个大字刻在三溪南湾的石壁上,警戒自己和旌德后世官员,为官必须体察民情,敢于为民请命。可惜这四个大字,在1957年开山筑路时被炸毁,我不能目睹,并通过此石刻转达我迟到四百多年的敬意。

送走张凤翀这位历史尊客,不久,车到旌德,我们下榻在梓山宾馆。为期一天的“皖八联谊会”,将在梓山宾馆举行。办完报道手续,安顿好住宿,离晚餐还有一个多小时,正好得空到旌德街上走一走。这已是我的爱好和习惯,每到一城,不管多累,都要到城中大街小巷去转悠转悠,感受一座城的文化底蕴,领略一座城的人情世态,触摸一座城的时代脉搏。

走出梓山宾馆,西面一座雄峻的大山,遮住了渐低的日头,使坐落在山麓下的旌德山城,有些阴翳。山不知其名,我也没有向他人问讯,但凭我的经验,我想该叫梓山了。记得清代学者钱泳《履园丛话》里有这样的记载,“梓木棉树比比皆是,雕工巧匠随处有之”。当年王桢发明木活字印刷,也正得梓木之利。一条山涧,自北向南,梯级而下,把旌德县城分为两半。溪涧之上有三座桥:南边是一座古石拱桥,北面是一座现代拱桥,两桥之间夹着一座古老石板桥。石板桥上有木雕亭廊,虽风雨沧桑,雕龙绘凤多有剥蚀,仍清晰可辨,廊桥中还有人供奉香火。一问,得知此桥已有数百年历史,不由让人多了几分惊讶。三桥相望,垂映生辉,把为水阻隔的旌德古城有机联系在一起,使旌德县民代代往来,世世相亲。

踏进旌德县城广场,一不锈钢铸成的现代雕塑,赫然眼前。我不知此塑的名称,也不知出自谁的设计,或者来源于什么典故。端详其造型,颇似一只展翅之凤,于是我又想到了张凤翀,想到了“有凤来仪”之句,觉得此塑似与此有关。我到许多城市,也见过不少雕塑,有的过于现代,有的过于厚重,有的过于浓艳。相比之下,旌德的雕塑,却多了几分灵气。我认为一座雕塑,应该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的完美结合。一味追求古,追求新,追求奇,追求名,都是偏颇的。我们许多城市的雕塑,正是在这种多元追求中,顾此失彼,当雕塑落成后,常常不经人意,悔之晚矣。

早就听说旌德有一座文庙,此次前来,当然要一谒了。薄暮时分,我们三人踏进文庙。文庙为四合院型建筑,四门紧锁,没有游人。正逡巡间,遇一老者,我们主动与他搭讪,方知他是文庙管理员。谈到参观,豁达的老人让我们三人买一张票,引我们参观,并担任解说。靠西一间为文物展馆,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历朝文物。大多为明清时期的陶盆、陶钵、陶瓶、陶罐,并不珍贵。年代遥远的,是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铲、石锛,因为各地展馆都能见到,也不稀奇。倒是北面展柜里摆放的刀、矛、枪,分外引人注目。老人说,这是1927年5月旌德暴动时用过的武器。虽锈迹斑斑,却使人想到那武装斗争的年月,仿佛那刀矛上还闪着当年的血光,耳畔也隐隐回荡着枪声和呐喊。

北面是大成殿,初建于宋朝,毁灭后重建于清顺治年间,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大殿正中供奉着孔子和他儿子、孙子塑像,祖孙三代,并肩而立,享受后世参拜。在我所到过的孔庙中还是首次,也让我感到有点不伦不类。四周供奉着孔子七十二贤中的十八位,我转了一圈,倒是发现了颜回、曾参、子路几位我较熟识的。我用虔诚的目光,递上我的心仪。抬头,只见孔子塑像上方绘着几幅画。一幅是独占鳌头,一幅是金鸡独立,还有一幅是八仙过海。寓意是文人独占鳌头,成就功名,方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听罢老人的解说,我心存芥蒂。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文人即使能独占鳌头,也难显神通。孔子本人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不仅未见神通,反倒处处受窘。归来后,闭门著书,这便是后人所说的立言。我觉得对于文人而言,精神独立是至关重要的。孔子正是凭着他的思想,卓荦后世,影响千秋万代。从这个意义上讲,那幅画正是他精神的彰显。

东边,是周而复展馆,这是我万没想到的。这位中国当代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人,祖籍旌德,与我同乡,我得引以为自豪。展馆里珍藏着周而复先生生前各类藏书、证件、手稿、照片、书法作品和部分著述。他为写《南京大屠杀》,在日本参观期间,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只身入日本靖国神社。归国后,舆论哗然,他也因此备受抨击,真相大白,尘埃落定,人们才恍然。他高标的精神境界,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周而复也叶落归根,把他生前拥有捐献给旌德,为旌德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周而复先生半身塑像时,我不仅点上一炷心香。

走出文庙,重新踏上旌德大街,我不由想到了王桢。是他让我心系旌德多年,而今终于如愿以偿。王桢,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公元1295年来旌德任县令,且一任六年。他到任后,不居高堂衙门,只在城西黄龙岗上筑草舍而居,名曰“山庄”,又在茅舍前后开垦荒田,称为“谐乐”。他教民种茶,种姜,种瓜菜,种芋豆;他教民发展生猪养殖,发展农桑;他从江浙引进“耘荡”,并加以推广,提高了当地生产力;他积极钻研科技,著述《农书》,图文并茂,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他率先捐俸,兴办学宫、坛庙、桥梁、道路、水利等公益事业,使旌德县民大为受益;他改进印刷术,发明“转轮排字盘”,极大提高了印刷效益。他在旌德六年,德政多多,有口皆碑。

今天,我们官员也有一颗爱民利民之心,但终因才疏学浅,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一些官员因不懂农业,不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常常好心办了坏事。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官员,为了升迁,干得轰轰烈烈,只留绩,不留德。几年过去,便被民淡忘了。哪里像王桢,让他的德政植根于县计民生,让旌德县民几百年后,还萦挂于心。别的县令离任时,大车小车载满财物,得意而归。王桢调任江西永丰时,十余辆车,装的都是桑苗、棉籽,他要将这些带往他新的任地推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天仍是我们大力倡导的为官原则,在七百年前,王桢已躬耕实践,且取得了显著业绩。为官讲政绩,这无可厚非,但我总觉得过于功利。虽然德政之说,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概念,但远比讲政绩有意义得多。但愿我们的父母官们,能摒弃功利,多着眼德政,少夸耀政绩,这才是百姓最大的福祉。

晚餐桌上,我特地多吃了几片生姜,在微微的甜辣中,细细品尝王桢留给我们的惠泽,也算是不负此次短暂的旌德之行。

新闻推荐

春茶上市茶农忙交警积极来护航

旌德讯(冯谨 宋守国)又到春茶上市时,位于205国道旁的旌德县白地白茶公司日前举行2013年鹊岭白茶春茶开采典礼。为确保春茶开采典礼的正常运行和道路安全畅通,旌德交管大队及时组织警力,指挥疏导...

旌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旌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为梓山保洁2013-04-13 03:56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车过三溪两面的山逐渐高峻起来秀丽起来一条清澈的涧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