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我被调往北京某报社工作,不少旌德老乡得知我要去京,纷纷来信来电,要我代他们去看望周老和江老(即旌德籍著名作家周而复先生和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先生)向二老问安,我不负重托,终于如愿作了拜访。去京数月后,打听周而复先生在文化部任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我与周老秘书两次相约,一直因为周老外事忙未能成行。1984年重阳节,他的秘书约我下午3:30分去台基厂,即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所在地,我非常高兴。记得那天我提前半小时就到了。等了好长时间,忽见驶进一辆“皇冠”轿车,从车上走出一位年约七十左右的男子,身穿格子呢西服,项系红领带,头发虽然花白,但梳理得很光溜。我估计到是周老回来了。何秘书作了简短的介绍,便引导我到接见大厅。我见周老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地示意赐座。
偌大一个接见大厅,金碧辉煌,灯光闪熠。周老看到老乡来很高兴,谈笑风生。陪着我们谈话的还有何秘书、董秘书。我们在谈话,旁边站着两位秘书,显得很不自然,我示意两位秘书不必在此劳形,该办什么去办什么,周老听此言一笑而过。
因我这个“土包子”,不懂礼仪,闹了个大笑话。后来才知道,旁边站着的两位秘书,既是秘书,又是保卫。
我向周老先作了一个自我介绍,说明来京之前,受旌德老乡之托,要我代表他们向您及全家问候,祝福。周老对我也很关心,问问我的工作及家庭情况,说实话,第一次见面尚有拘束,说话语无伦次,看他慈祥的面孔心情也平和了许多。
“周老,听说您的祖籍是旌德,是吗?”
周老说:“是的,咸丰年间,社会动荡,旌德很多人逃往芜湖、南京及扬州等地,是我祖父带着父亲离乡背井逃往南京落脚后,他父亲开了一爿绸布店,营生度日。”
“您在何地出生?何处上学?”周老答道:“我于1914年元月4日出生南京,原名周祖式,1938年7月,在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求学,毕业后与几位同学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任新华社特派员。”“您是什么时候回到上海工作的?”周老说:“1949年5月,从江苏丹阳随陈毅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秘书长、副部长、市政协党组书记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听说您给家乡——旌德县图书馆赠书两千册,是吗?”“是的。其中有书法真迹手稿,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国内外著名作家的题词,国家出版的各类图书及研究周而复的图书资料等,实际上远远超过那个数字。”
“旌德老乡很想念您,您去过旌德吗?”周老答:“没有,但旌德的同志经常与我保持联系。”
时光飞快,一个多小时过去,好多事未来得及打听,仓促结束了谈话,留下了许多遗憾。这次会见却成为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周老关心家乡,赠书故里,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未停止过。周老虽未来过安徽旌德,却时刻不忘在籍贯上填祖籍“安徽旌德”四个字,甚至他的书法作品还盖上“旌德周氏”之印章。旌德家乡凡求墨宝的《旌德文艺》,“旌德县图书馆”等题词从不推辞。
新闻推荐
旌德讯(特约记者 曹小兵 通讯员 邢秀娟)朱某早年因家庭困难到旌德县打工,后来就居住在该县庙首镇。近年来一直跟着当地一位包工头徐某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虽然收入不是很高,日子也还...
旌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旌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