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稻育种人来说,稻田是寂寥生活里唯一的点缀,也承载着广德县农科所所长张爱国从农校毕业后的三十个春夏秋冬。吃得起苦让他成为安徽省劳模,视农业科技为生命,为他两次夺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并助他找到了打开超级稻的两把“金钥匙"。
1990年,主动下调到农科所不久的张爱国,开始摸索超级稻的“正确打开方式"。如果说最终的成功凝结了他27年的汗水,那么前20年几乎为零的收获则深深考验着他的耐心。“二十年,失败无数次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过了50岁了,瘫坐在田埂上,只能用‘气得要死却死不甘心’来形容。"也就是在那个田埂上,张爱国想到了自然传粉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并迎来广德县农科所之后几年的“大跃进"。
2010年起,在反复多次的试种后,张爱国成功培育出杂交籼稻的大粒优质米和杂交粳稻的两系广亲和,并于2015年起进行区域性试种,广德县近60户科技示范户也在他的指导下进行产业化试种,总面积达700余亩。“经试种,籼稻组合可覆盖南半个中国,粳稻组合可覆盖以纬度划分的中半部中国。这两种超级稻平均亩产可达750公斤,与普通杂交稻相比,增产25%-30%。"张爱国告诉记者,如今他已成功将这两种超级稻相应的遗传基因组合在一起,达到了除转基因以外杂交水稻的最高增产幅度,约增产40%以上。
从事育种工作三十年,只有农科所的同事们知道张爱国吃了多少苦。每年进出基地上百回,不是被蚊虫叮咬,就是被稻叶划伤,张爱国却学会了“屏蔽"这些小痛小痒,繁忙时节天做帐、地为床,起了床随便抓点东西边吃边进田。每颗种子的生长情况与特性他都要仔细记录,挑选优良单株时更是一下田就是大半天,而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近10代的繁殖周期。为保证实验的连续性,缩短育种周期,每年冬春季节,张爱国和农科所的同事们都会如“候鸟"一样,带着秋季收获的种子奔赴海南,在那开展新一轮的种植工作。“去年他生病,全身乏力还在田里扛着,为此还摔了一跟头。最后我们说他不去看病我们就罢工,他才去了医院……"县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杨振林感慨道。
在县农科所,每一位农技人员都把一生的心血献给了脚下的大地。扎根受苦三十年,张爱国载誉而归,但他最热爱的依然是稻田与农民,乡亲们见到他时脱口而出的“科学家"三个字,既让他深觉“粮船总舵手"的重大使命感,又让他更加坚定“用我们的超级稻,为中国梦奠基"的信念。
(张秀香)
新闻推荐
5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玉峰率调研组来广,对广德县开展华侨权益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县领导葛文胜、胡建平陪同。座谈会上,县委常委、副县长葛文胜介绍了广德县华侨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
广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德县这个家。